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 红

  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理念,也彰显了学生学习活动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笔者在校内校外陆续听了不少的公开课,切身感受到不少教师注重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敢问、乐问了。但也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不能切中新旧知识关联点,问题同质异形等,有时甚至还会提出与学习内容毫无关联的问题,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笔者深深感到,仅仅让学生敢问、乐问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对学生提问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善问、会问。下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紧扣阅读文本,培养学生有效发问的一些方法。
  
  一、抓住课题发问
  
  文章的题目有如文章的眼睛,洞察了文题,有如抓住了开启整篇文章的钥匙。许多课文的题目,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问”的空间,针对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之始,教师如果能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比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学生很快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谁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的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他在什么情况下把口袋里装满昆虫的?”“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口袋’”为题?等等,学生的问题有如一只只触角伸向文本的字里行间,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大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二、通读全文后发问
  
  当学生了解了课文大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可以自主解决揭题时的疑问,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懂?”这能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由于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和个体的差异性,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良莠不齐。这时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的作用或梳理或合并或舍弃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问题,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当然,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摈弃学生的任何一个问题,要注意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简单的、无意义的问题可让学生课后解决。比如,学生在通读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教师可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梳理出以下几个问题作为整节课阅读、对话的脉络: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2.什么叫“厄运”?谈迁遭到了什么厄运?3.谈迁的“打不倒”体现在什么地方?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这几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读悟、品味、讨论、交流,既条理清晰,又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紧扣课文疑、难点发问
  
  教学的疑、难点往往是推进教学的突破口,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探究、解决。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会语文知识,而且能学会如何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带领学生品读《船长》一课时,围绕中心段落,学生提出了“‘伟大的灵魂’是什么”这个问题,笔者先向学生叙述了“灵魂”的本意,进而让学生仔细朗读、思考了整篇文章后,进一步理解“伟大的灵魂”在本文中的比喻义,让一个血肉丰满的船长形象矗立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真切地领会到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伟大人格魅力。
  
  四、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离之处。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比如有些文章的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是多余的,而这些往往正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有着深刻的含义。在学习了《黄果树瀑布》一文后,有的学生就课文的最后描写徐霞客的那一段产生了质疑:这一段与课题没有多大的联系,没有必要“画蛇添足”。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样一个争论的过程,其实正是学生领悟文本主旨、深化对文章写作目的认识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逐步认识到:文章的最后一段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通过写徐霞客“也沉醉了”,反衬出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迷人。
  
  五、教学结束后发问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对话过程,也是一个“生成疑问―解决疑问”的循环发展过程。在教学结束后,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总结这一课的应知应会内容,而且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新的问题。根据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留给学生发问的空间,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