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节灵动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志刚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熟悉教育的人都知道,每天教学的过程很少会有惊天动地、荡人心魄的场景,而呈现出来的常常是一些微不足道、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细节,就是善于捕捉课堂的细微变化,抓住最有利的教学时机,创造最有效的教学艺术和情景,以产生最具震撼力和有效性的教学灵气。
  
  一、细节预设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许多变革,如:把过去例题中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散,安排到试一试、练一练等环节中,练习题的层次清晰,题目之间具有很大的思维跳跃性与挑战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粗线条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就可以了,我们要学会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多“蹲”下来,并以学生的思维视角与思维方式关注教材与思考问题,细节设计必须体现教师在关键处、细微处的指导和点拨,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当我们面对学生的差错时,我们才会有备而来、坦然处之。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把它围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正三角形,每边长多少米?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4÷3。此时有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还有一种想法6+6÷3。
  此时,学生们都“呆呆”地看着算式,脸上写满了疑惑。
  师:先看看结果对吗?(学生们经过计算,发现结果也是8。)
  生:你们能理解这个算式吗?
  时间是智慧成长的土壤,半分钟后,学生们兴奋地举起了小手。
  生:他是把正方形其中的三条边作为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把另一条边平均分成三份,分别加在每一条边上。
  师:多么好的想法啊!你们在运用一般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掌握了一种特殊方法,应感谢谁?(学生们不由地鼓起掌来)
  细细地回味这一片段,心怀惊喜但又感缺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试想: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读懂学生的想法,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这种巧妙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没有纳入预案中,那顺畅的教学流程背后意味着什么?又流失了什么?当发现这条意外的“通道”时,我采取了适当“留白”,有效“放大”这一宝贵资源,引领学生思考,尽可能地让其他学生也分享这一独特的方法,实现了生生间的“智”源共享,同时又让这位富有创意的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与“另辟蹊径”的快乐。
  
  二、细节捕获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得以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在教学取小数的近似值时,预案中的练习环节有这样一道题:把0.158精确到百分位。在教学中,我惊奇地发现有许多学生是这样做的:0.158≈0.20。坦白说,在备课时我压根儿没想到学生的思维会在这儿“搁浅”。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千分位。千分位是8,所以要向百分位进一,而百分位上是6――五入,所以再向十分位进一。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很多学生脸上流露着困惑)
  师: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对哪一位而言的?
  生:精确的那一位。
  师:那其它位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位?(学生思考一会儿)
  生:满十进一。
  师:现在,你们知道错在哪儿了吗?(“知道了”几位出错的学生平静地说道)
  师:能具体说说错在哪里吗?
  生: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位上是8就要向百分位上进一。百分位上是6,不能向十分位进一。
  师:错误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我们要通过错误明白出错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差错,教师要及时捕获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亮点”、“误点”,这样才能使课堂更精彩,让细节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细节,让他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会更精彩。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使其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三、细节反思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Posner)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细节决定成败。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节进行自我反思。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地对课堂中产生的教学细节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细节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首先反思导入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反思提的问题该什么时候提,应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提,学生是否能理解;如果不理解,我们该如何引导,引导的语言是否具有调动性,能否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还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想好对策,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要合理而紧凑,甚至连过渡的语句都应设计好。重难点的突破要巧妙而实用,不能靠课堂中的临时应对,因为只有预设精彩的细节,才有可能生成精彩的细节。(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教学细节犹如课堂中的精灵,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正是有了课堂细节,我们的课堂才会充实饱满,激情跌宕,隽永俊秀。把握住了“细节”,才会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更加有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