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春艳

  新课程要求学生每学年至少阅读经典名著两三部。阅读任务并不重,但面对信息繁多的现实社会,面对依旧繁重的学业负担,面对日益泛滥的快餐文化,学生自觉自主地在课外阅读名著的现状并不乐观。其原因:
  1.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以前从书上得到的,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没必要读书),思想的浅薄,同时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2.当前思想教育的滑坡,弱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学生普遍自我欲望膨胀,个性自由,很少关注名著这些话题。
  3.现行教育体制使学生、教师一起远离名著阅读。现在文化市场上的语文阅读类书籍,大多被冠以“训练”、“教程”的名目,“阅读”这个名词也多半是与“教学”连缀在一起,其功利性就可想而知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课外阅读如果不遮上一层“为了学习、为了成绩”的面纱,就难以正大光明地出现在家长和学校面前。
  因此,我们只能转变观念,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对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降低名著阅读的难度
  
  名著博大精深,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会让很多初次接触它的学生望而却步,这就要求教师要降低名著阅读的难度。第一,选择比较贴近初中生学习生活,能给人以情感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生活气息较浓、故事线索简单明了的作品,如文本推荐的《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等。第二,选择部分简写本来降低阅读量和阅读的难度。第三,选择文笔流畅、通俗、具有生活智慧和想象魅力的文章,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欣赏兴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与其任凭学生在沙滩上踯躅徘徊,临海远望,以致一无所得,不如带他们一起下海。他们一旦尝到在书海畅游的乐趣,观赏到了书海美妙的景观,又怎会轻易上岸呢?
  
  二、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学生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三、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反映社会生活的。学生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在于名著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著,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因此,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入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根据中考名著的特点,学生们还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四、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描写人物多达千余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泼辣。
  
  五、以课文为引子,图书箱为钥匙
  
  有的课文就是名著的节选,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学生进入名著这神圣的殿堂。对这些课文,我们可用朗读、赏析、编演课本剧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烈愿望。有的教材设有“图书箱”,对所推荐名著的作者的时代背景、内容梗概、作品价值、阅读方法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学生阅读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内容,用好这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
  
  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这样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我们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
  七、追求深层阅读,鼓励探究创造
  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浅层次上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阅读名著要能透过作品的文字表象,领悟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从作品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中我们可采用下列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写读书笔记
  阅读时,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平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也可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教师还可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西游记》后,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⑴试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⑵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试描述一下。⑶在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明理由。
  
  2.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阅读时的讨论交流是拓展读书视野、弥补认识不足、加深对名著理解的良好方式。读书交流会可半月举行一次,可采用诗歌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形式。交流前,根据需要定好话题,学生提前作好书面或口头准备。如阅读《水浒传》可举行以“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为题的读书报告会,也可举行以“怎样看待水浒英雄的‘义’”为题的读书辩论会。
  
  
  
  听说读写“读”为先王春林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初中阶段应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简单地说,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总的要求、总的目标、总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
  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这是总的指导思想,但是就现在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能力现状、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的分析看,当务之急是要加强读的训练,把“读”放在第一位。我是一名站在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地感到现在的初中生语文阅读的水平相当低,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现在的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到现在也读了好几年书了,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读书,他们只知道用嘴读书,用眼睛看书,而不知道用心读书,极少有人在读书的时候能用脑筋去想一想,用手去圈点勾画,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在一些小学老师头脑中,也存在着一种错误观点,认为读书好不好无关紧要,学生只要会认就行了,考试又不考读书,考出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好成绩,领导高兴,家长高兴,学生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况且,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上网浏览查询,方便快捷,写字读书更没有多大必要了。所以,针对当前现状,改变错误观念,迅速提高阅读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为什么要提倡阅读呢?首先从阅读本身的作用和意义来看,阅读的最终目的在于接受别人所表述的信息、内容、思想和情感,并能对此作出中肯的评价。无论阅读何种读物都不能离开这个总目的。再从整个阅读能力来看,它以识字音、懂词义、明句子为基础,进而还要有懂篇章、知文意、明主旨、评得失的能力,前者是基础性、低层次的阅读能力,后者是综合性、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两者必须形成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
  不会读书,就不能很好地预习课文,不能很好地预习课文,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不能带着问题去听,而只能光用耳朵去机械地听,糊里糊涂地听,被动地听,这样,就不利于听的能力的培养。书中的语言,大都是经过加工的口语,是说话的书面表达形式,不会读书,就不能很好地学习别人的说话,这样,就不利于说的能力的培养。书中的文章,大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好文章,是学习的范文,不会读书,就不能很好地学习这些范文,这样,不利于写的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写的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使学生受益于现在,而且使学生受益于终身。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读书?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
  首先,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兴趣是行为的内驱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望强烈,对有兴趣的事特别喜欢做,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让他们对读书产生浓烈的兴趣。初中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如果对某一位老师印象好,对某一位老师感兴趣,他们甚至可以崇拜这位老师。所以,教师在讲述课文时,尽可能地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汇,多引用一些中外名人语录名句吸引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感到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让他们认识到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书中可以获得乐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感觉到常学常新,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当然,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使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对读书产生兴趣,这是很不稳固的,还必须在这同时,想办法让学生逐渐脱离对老师的依赖,变靠老师激发而产生的读书兴趣为自觉地对读书产生兴趣,这样的兴趣才能更浓烈、更稳固、更持久。
  其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有了科学的读书方法,会读书了,能够读出点味了,读书的兴趣也就更浓烈了。比如,“抓住文眼”就是一种好的方法,读好文题是节时、高效地进行整体阅读的一条途径。因为文题与文章总是存在着某方面的联系,或概括内容,或点明主旨,或涉及事件,或交代背景,或借用人名,或标以时间,或明朗或含蓄,或以象征而别寓深意。教学文题关键就在于巧妙地适时地揭示题与文的联系,由题识文,着眼于引导学生粗知全文的内容,成为学习整篇的突破口。也可以一边读文一边破题,题文结合,同步前进,还可以教完全文后再分析题目,反过来促使对整体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再比如,阅读时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也是重要的一点,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里写父亲的穿着:“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不厌其烦地连用三个“黑色”有什么意义?放到全文中思考,作用有三:(一)是他才给母亲办丧事,还有哀悼的意思;(二)是表现当时家境困难,父亲老境颓唐;(三)是与全文抑郁悲凉的色调一致,为文章增添了惨淡的氛围,这三个内涵如果离开了文章整体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国古代有许多格言,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可见读书的妙处。读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形式上讲,可分为阅读和诵读;从程度上讲可分为初读和精读;从范围上讲,可分为博览和专攻,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基本的都是认真。认真读书,要做到眼、口、手、脑并用,眼睛看、口里读、手上圈圈画画、大脑可同时思考。比如,我们在预习课文时,可采用“三遍读”的方法,第一遍,初读,先从头到尾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把生字、难词、不明白的句子用符号标出来,读完以后,看注解,查词典,或请教别人,尽可能地去弄懂;第二遍,速读,再从头到尾迅速地读一遍,边读边想,把全篇的意思弄明白,觉得精彩的地方、觉得有疑问的地方,都可以标出来,做到对全文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第三遍,精读,就是一段一段反复阅读,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脉络、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把文章的中心意思弄清楚。
  最后,要强调的是,熟读还要精思,读思结合才能事半功倍。《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读书必须用脑筋,必须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研究了课文内容之后,还要研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等。总之,熟读精思,学生才能在读中长知识、长学问,在思中锻炼思维,提高觉悟,提升品位,开阔眼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最要紧的就是加大阅读教学改革的力度,大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我们就应对传统阅读教学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以便破除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跳出阅读思维定势,努力改革阅读教学。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一丁.语文教学与研究.听说读写,1990.1.
  [2]李真微.语文教学与研究.努力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199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