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才华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却存在种种误区,令人堪忧。本文就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方法
  
  提问是一门艺术。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只有问题的提出,才有问题的解决;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同样,提问在语文教学中也是相当重要的。韦志成先生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中之要。”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的提问,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新课标的要求
  要使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新课程标准同时还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二、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1.提问简单化,缺乏思考价值。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使提问缺乏思维力度。
  2.提问模式化,缺乏创新价值。如“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等,使提问变得机械呆板,一成不变。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分析模式生厌。
  3.提问零散化,脱离教学目标。致使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而陷入学习的误区;或把文本肢解为一个个问答题,学生无法在宏观上理解文本,更无从赏析文本。
  三、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1.悬念式提问
  电视节目预告往往仅仅给观众几个精彩的镜头和片段,就一下子能将观众的胃口吊足,使人欲知不能,欲罢不忍。这种唤起人们高度关注、产生穷根究底心理的艺术手段,就叫做悬念。事实证明,悬念往往会紧紧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引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文的导入环节,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式提问,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课文的热情,是很好的方法。
  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于是,她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问题。
  2.对比式提问
  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在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方法提出问题,供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荷花淀》“探夫遇敌”一节中,有两处写到划水声。一处为“哗,哗,哗”,一处为“哗,哗哗,哗哗哗”。我们可以两相对比,设置研讨问题,引起讨论。引导学生揣摩相似的语句中寄予的精微区别,就达到了落实语文的“工具性”的目标。
  3.矛盾式提问
  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如《荷塘月色》一课,一位教师这样设问:“第四段是全文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可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人说它有语病,大家想一想可有道理?”“名人名著有语病”,这使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争论结果是:没有语病,“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岸,这里含有一个意思,作者是漫步在曲曲折折的荷塘岸边。可见,善于挖掘矛盾,是能否巧问的关键。
  4.开放式提问
  问题的开放性即“一题多答”,就是说所提的问题只有一个,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例如在《鸿门宴》这一课中,有一个问题: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妇人之仁”,苏轼说是“君人之度”,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创新思维能力,在解决具有开放性结果的问题过程中学生能摆脱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减轻答题的压力,提高答题的积极性,也能使辩证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
  5.于空白处提问
  于漪老师曾指出:“要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教学中必须注意想像力的培养。一个想像力丰富的人,创造力就强,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或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唤起学生想像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到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准“触发点”。比如利用文章的空白,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飞跃神思;还可以从课外精选构思奇巧的时文佳作,让学生在扩展阅读中浮想联翩。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高潮。
  
  参考文献:
  [1]祝宇,李朝霞.用巧妙的提问来引领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