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改后的课堂教学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海潮

  近几年来中考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考察学生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概括来说,中考改革的方向是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更注重能力;在学科分离与综合的关系上,更注重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更注重应用和创新。这种要求无疑是对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回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调整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形成开放多元的教学新模式,是加强能力培养,适应中考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打破传统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制定发展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揭示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应成为新时期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我认为,就历史学科改革而言,其重中之重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因为这始终是历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主阵地,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好这一阵地,既完成传授基本历史知识的要求,又担当起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任;既能适应中考改革的大趋势,又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新问题。为完成上述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确定要具体且合理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应把握好其层次,依据课标和教学及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教学对象;学生的行为;确定行为的条件;达到的程度。如: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本历史文物所反映出的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知道探究文物也是感知历史和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及方法,学会从《清明上河图》这类文物中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方法。学生通过对相关宋朝历史文献资料的解读,学会用历史文献资料与《清明上河图》――历史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考核历史有效信息,从而比较深刻地认识宋朝是我国古代社会继隋唐之后经济继续发展、文化科技高度繁荣的一个重要朝代。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激发热爱祖国、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情怀和探究学史的兴趣,认识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二、拓展和深化教材内容要精当,从大处着眼
  教师要从主题内涵、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入手,丰富教材中结论性的表述,补充历史概念的外延。
  三、问题设计要巧妙恰当,质量要高
  高质量的试题,应该具有导向性、科学性、时代性、生活性、艺术性和创新性。
  1.现实性
  材料一:第六届夏季奥运会原定1916年在柏林举行,由于人类正在蒙受世界灾难,国际奥委会决定取消这次奥运会。在那场世界灾难中,32名奥运会选手战死疆场。
  材料二: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会址选在柏林。1933年德国政局发生了严重变化。鉴于当时的德国政治形势,1934年国际奥委会讨论了是否仍在柏林举行奥运会的问题,国际奥委会因受希特勒宣传和表面现象的蒙骗,以及当时欧洲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最后维持了原议,仍在柏林举行。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世界灾难”。这场灾难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1933年德国政局发生了什么严重变化?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2.科学性
  例:据新德里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族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动。
  请回答: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说明了什么?(这一悲剧的发生是什么制度造成的?)
  3.创新性
  例:北京同仁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国有企业。1954年,同仁堂顺应历史的潮流,实现了“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的转变,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92年组建企业集团,1997年组建了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1996年以来,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同仁堂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海内外347家分店(分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资产总额已达到63亿元。
  从同仁堂经历的我国重大变革的角度阐述:
  (1)1954年同仁堂为什么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2)1992年以来为什么能取得重大业绩?
  四、讨论要充分,不流于形式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堂议论、讨论乃至辩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互相质疑、答辩、争鸣,然后进行适当点拨和总结。借助学生的集体智慧,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活跃思维、扩展思维,极大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讨论使学生不但能通过自身的参与,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而且能通过领会同学他人的思维,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而从教师适当的点拨和理论总结中,使自己的思维得以升华。课堂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课堂讨论设计的问题应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疑点,并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学内容的展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调节者,使课堂形成畅所欲言,而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则为学生提供独立思维的机会和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到的见解,引导学生学会查资料,找证据,求事实,千方百计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想方设法地证实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总结时,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观点,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对于一些相对复杂和庞大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个体的才智,提高了思辨能力,而且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树立了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团体意识,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心态。这样,不仅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解决不是由自身个体所能解决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走上复杂的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0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