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障碍心理及其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利萍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学生学习心理的障碍,原因主要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两方面产生。本文作者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功体验、坚持激励帮助等手段,有效地矫治了学生的心理障碍,高效地提升了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心理障碍 解决对策
  
  所谓学习心理障碍,是指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异常心理引起的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偏重于逻辑思维,答案唯一,对一部分学生而言,会觉得学起来索然无味,枯燥无趣,久而久之得不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久存的消极体验便容易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畏惧、厌烦、马虎了事、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考试焦虑、自暴自弃等。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分析研究,疏导干预,势必会对学生的知识获得、终身学习乃至一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我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干预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小学数学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教育者对学生间的智力差异的忽视;其次为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兴趣不足、情绪不稳和意志不坚。
  二、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
  1.实施分层教学,允许学生差异。
  有人说:“直面差异是教育智慧的核心。”我以为,这表达了一个近乎真理的信念。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认为“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无法结合起来。我是这样理解的:“统一要求”是指要求学生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最低要求,而“因材施教”是指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在基础上的最佳发展而提供的有差异的教学。例如:在三年级上学期“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桃树有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要求学生都掌握的是先算梨树的棵树48×3=144(棵),再算苹果的棵树144×2=288(棵)。这种方法思路简单,数量关系明显。而为了拓展班上一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先算苹果树的棵树是桃树的几倍?3×2=6,再算苹果树的棵数48×6=288(棵)。后者解法,对全体学生可不作要求,更不要强加于学生,应该允许学生“量力而行”,以免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
  2.迎合求知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入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实效的生活情境带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或是通过有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产生要揭开“神秘面纱”的冲动;或是通过有趣的练习设计,使学生产生解决它的兴趣。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教学《图形覆盖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课件上出示10张运动会入场券,问:如果你打算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去看,你准备拿两张怎样的票?生答:拿两张连号的。我随即让学生举例。生1:可以拿1号和2号。生2:也可以拿2号和3号的。这时我顺势提问:如果把这个问题深入下去,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从认识需要出发,自发提出:10张入场券,要拿两张连号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问题的提出水到渠成,学生产生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内心需要,接下来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过程中。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除了自己想出了文字列举、数字列举、画图、连线等方法外,还根据我提供的“操作智囊袋”在操作中发现:平移法也是非常管用又有趣。套用学生的话:这个平移法的背后,是不是“暗藏悬机”呢?在这样的心理提示下,学生产生了探索其中奥秘的心理需要。这样的步步深入,谁会觉得学习是种负担呢?
  3.充分创造机会,获得成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中给所有的学生都创造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数学课堂,除了要留给优秀的学生训练思维的机会,还要注意把“阳光雨露”酒向课堂上的一部分“弱势群体”,要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渐渐地树立有望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然后反作用于认知过程,达到:“成功―喜悦―再成功―再喜悦……”的良性循环。小邹是我这个学期刚接手的学生,之前早听说他不喜欢数学,上课不听,作业不做,成绩总是不及格,还有些自暴自弃。我上第一堂数学课,请他回答问题时,学生都好意提醒我:“老师,你别叫他回答,他什么都不会!”我笑着看看小邹,说:“谁说他什么都不会?老师相信他能行!”有了我的肯定,小邹果真开口回答了,尽管不是很准确,但我还是好好地表扬了他。之后,在竞选小组长时,他也举手参选了,学生都说:“老师,我们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试一试!”小邹当上了数学小组长后学习数学的劲头就上来了,第一次单元练习就得了80分。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后,他对数学也慢慢“升温”了,交上来的作业本中再不担心会不会少了他的一本了。
  4.坚持激励帮助,培养坚强意志。
  激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又是一种教学调节的手段。对数学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意志比较脆弱,要克服这种怕吃苦、怕困难的心理,教师可运用榜样激励这一手段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通过讲伟人或名人故事,使他们懂得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通过言传身教,讲自己成长的故事,让优秀学生谈经验与体会,使他们感到学习的榜样就在身边,真实可信。这样的榜样学生易学、易仿。教师还可以利用同学们相互学习,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总之,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其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也应该认真对待学生中存在的这种心理问题,认识到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点滴言语和行为帮助他们改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