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职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缪晓芸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本文从就业引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观念、提高专业技能方面谈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职业取向 就业心理
  一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1.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大学生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群体,从十几年前的精英群体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讨论,似乎一直是关注的对象和热点。理想的职业是人生追求,个性的发展与完善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如何使二者完美结合,是所有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目标。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项调控措施的落实及高校就业工作机制的完善,相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出现良性发展态势,大学生根据个性的主要特征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与个性契合职业的局面一定会出现。从中看出这个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期待。大学生是该创业还是该入职?这也是时下的一个热点,毕竟,一个大学生背后是一个家庭,是一个群体的希望。
  2.要让学生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就业政策。
  为了创造就业机会,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引导人才资源的合理布局,鼓励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及广大农村,国家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等。这对一些有志于面向基层、走进农村、深入西部的高校(也包括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搭起了更为宽广的舞台,拓展了择业空间。虽然这些地方学习、生活、工作条件更为艰苦,但为高校的毕业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专业特长也更能显现出来,在待遇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改善,甚至有些高校对去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有一定数额的奖励。比如:对服务西部的大学生来说,西部相对落后,各大类专业均有很大的需求量,专业选择较宽泛。
  3.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与心理准备。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真正的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潜能,达到事业有成,是每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进取心的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人生的路很长,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生涯决策理论认为:人生包含七次重要选择。一是选择何种行业;二是选择行业中哪个工种;三是选择能使用的策略,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工作;四是从多个工作机会中选择自己的唯一;五是选择工作地点;六是选择工作取向,即个人的工作风格;七是选择生涯目标或系列升迁目标。
  二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高标准的,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能技巧,而且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我国当代的大学生还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体制打在他们身上的印迹,因此,他们的职业取向还不能与社会要求完全契合。当代大学生还面临着再学习、再提高的严峻课题。
  1.自我认知,合理取向。
  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理念、价值取向等作一较为全面的剖析,也可借助于职业性格测试软件和职业兴趣倾向测试软件的测试,或家长、老师、同学、朋友和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同时建议你把自己的个性的特点、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缺点和不足、他人的评价及解决方式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而判断和得出自己更适合或适应哪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学生将来选择的职业不仅仅是与所学专业挂钩,更希望与其性格、兴趣爱好相吻合,因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此举个例子:我曾带过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大学三年,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其学习成绩都是勉勉强强地通过,但他对电脑游戏情有独钟,平时购买了大量的电脑游戏书刊进行研究,醉心于电脑游戏,在游戏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实习期间,总感到少一样什么东西,一直有一种心神不定的感觉,毕业前夕,思考再三,觉得还是开一家游戏店比较适合自己。因他对游戏的独特理解和精通操作,与游戏迷有着共同的语言,没有多长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及自身条件的不同,其发展的方向肯定也不一样,只有真正地认知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是最好的。
  再次,个人选择应与社会需要相辅相成。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发展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障。
  2.健康的心理。
  要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内因是关键,大学生必须从自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适自己的就业心理,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问题,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客观冷静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己;积极调适自己的职业意向与职业抱负;克服盲从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自我转化不良情绪;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提高耐挫伤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
  3.专业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缩短就业适应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让其在毕业时,既有文凭又有多种技能证书。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具备某种职业技能,缩短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从而提高择业的机率,显得尤为重要。
  4.提高个人修养。
  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总之,做好学生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关系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就业指南.
  [2]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3]扬子晚报,2009-1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