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位像魔术师一样可爱的化学老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拥法

  虽然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依然有很多课堂是只见老师不见学生,只是讲堂不是学堂,教师单打独唱,累得不轻。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觉得听课枯燥乏味无趣,上完课就忘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呢?
  试想,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像魔术师刘谦的话,相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无法将注意力从老师身上移开。仔细研究刘谦的魔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刘谦吸引眼球的秘密:
  第一,打破传统模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第二,让观众直接参与表演,亲身感受魔术的神奇。
  第三,选用我们身边的东西为道具,贴近生活。
  第四,表演过程设置悬念,营造气氛,紧紧抓住观众心理。
  那么,我们不妨把自己变成一位魔术师,把我们的化学课上成一个魔术表演课。
  针对以上几点,我觉得化学课堂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利用实验设置悬念,活跃课堂气氛,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高一新学期的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做了一个有趣又新奇的试验:课前我在白纸上用酚酞写上“化学”两字,晾干上课备用,在小型喷雾器中装有NaOH溶液。一上课我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化学”,然后把NaOH溶液喷在备好的白纸上,瞬间鲜艳的粉红色的“化学”二字赫然出现在纸上。学生一下子惊呆了,有的甚至站起来。这样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接着我又结合实验,说明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衣服上不小心滴上果汁、墨水、血渍等物质,通过做演示试验,当场去除杂质,令学生惊叹不已。然后,又通过“滴水生烟”“茶水变色”“烧不坏的手帕”等几个趣味试验的演示,将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中。由于第一节课的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期都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发展史及化学趣闻故事。
  学习化学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智慧。在化学史中,化学家的传记有许多有趣、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了解化学的每一个新概念、新理论的产生,更可以告诉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
  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溴的时候,我讲了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一八二六年法国的波拉德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母液底部有一层深褐色的具有刺鼻气味的液体。他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最终证明,这液体是一种新的元素――后来被命名为溴的元素。当波拉德把发现溴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发表后,当时著名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非常认真地读完这篇论文后,十分后悔,因为他也做过这个实验,只凭空断定它是氯化碘(Icl),在瓶子上贴上氯化碘的标签就完了,从而使他失去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也使溴元素的发现推迟了几年,李比希非常珍惜这次教训,他把氯化碘的标签小心地从瓶子上取下来,挂在床头,引以为戒。后来李比希在化学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插入一些能加深教学内容印象的小故事。但也要注意,讲小故事这种方法不可滥用,要在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精选、精讲。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讨论问题,引导他们认认真真地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都有表现欲,希望自己的语言、行动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我认为,现在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最压抑学生的表现欲的。当然,系统性和理论性强的内容,需由教师讲授,其他非重点内容可适当选择部分章节让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学,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预先布置,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分组做好准备,写出发言提纲,各组有重点发言人,由老师任意指定学生补充,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我曾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采用过课堂讨论的方法,效果非常好。这种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是改变单一教学模式的好方法。这也是新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
  四、对于复杂难以理解的理论和实验可用歌谣的形式加以教学。
  歌谣、顺口溜是教学的有趣模式,应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难以理解的理论、复杂的实验步骤,都可以用该方法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例如:讲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学生对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都感到难以理解,我就给他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片刻再点灯,由黑到红灯撤去,试管冷却再停氢”。这样学生不但把实验步骤掌握了,而且把实验现象也记住了。
  又如:当讲到化学式的书写时,学生常搞错元素的先后顺序。我就给他们总结出:对于大多数化学式来说满足“金氢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的规律。学到1―18号元素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元素名称和序号,我就用分组的手法按顺序五种元素一组,并且让五个同学与之相对应,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
  当然,这样的教学在严谨性上可能会欠缺一些,但只要处理恰当,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中处处有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化学效果不是更好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