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位灵魂有香气的语文老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型教师与时俱进,不仅肩负着授予学生丰富知识的重任,还承担着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职责。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觉得不仅要引导孩子挖掘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更要引导他们挖掘书中的香气,芬芳自己的思想、芬芳人生道路。所以,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一)养成长之良性,蓄善舞之长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时代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应当说,生活在今天的中學生是幸福的。然而,不堪学业压力、不堪父母重望、不堪同学间攀比甚至嘲笑,有些中学生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无奈、绝望,类似的例子频频见于报端。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有必要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困难、挫折,如何培养坚强、乐观的性格,如何正确看待来之不易的生命。新课标选取的教材文辞优美、意蕴深厚,恰好解决了这类难题,我还将此分门别类:
  首先,妙用延伸法,学出真情性。
  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发现这是培养学生顽强、乐观性格的绝妙机会,我以“音乐”为突破口,在主题拓展延伸上,特意卖了个关子,搜集了一位与贝多芬类似经历的当代流行歌手歌曲,通过“流行歌曲”这个“兴趣点”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激发学生探究,深化学生对“贝多芬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坚强、乐观态度”的理解感悟,引导学生由“文本”到“现实”的过渡。果不其然,当凄美又婉转的旋律在教室里回环往复,立马有许多学生高高举起手,迫不及待想分享演唱者信息。
  其次,巧用归纳法,悟出真人格。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很庆幸自己从事的语文教学为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就拿语文教材来说,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尤其是这些优秀文化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并巧妙归纳汇总,因材施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类。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敬畏生命等课文,引导学生意识到善待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例如坦然人生低谷、豁达笑对人生类。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等小品文,引导学生学习古人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历经磨难仍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性情。
  (二)着力文本小事,滴水见之人生。
  现在社会上流行这么一个说法:书读得越多越畏缩,越读越没能力。“读书无用论”泛滥的当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既要教导学生识字读书,又要引导他们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这样,走出社会,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是“无能之辈”。
  首先,挑拨事端,巧设辩论,栽种金钱观之花。
  学习《羚羊雕木》时,学生对“‘我’该不该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争执较大,我觉得这是培养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好时机,于是趁机“煽风点火”,要学生分两派,当场来个辩论赛定输赢。
  学生兴致高昂、各抒己见,不辩不知道,一辩还真吓我一跳,学生的分析能力很强,有的一针见血,有的有的放矢,见解都有浓厚的个性和合理性。我趁机点拨,见学生的理解引入更深处,从而形成完整、全面、正确的金钱观,效果可谓“四两拨千斤”。其次,增辉添彩,你唱我和,灌溉亲情观之花。
  学习《背影》时,联想到当今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对“感恩”概念淡之又淡,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分小组,配乐表演“父亲买橘”这个经典场景,以唤醒他们的感恩之心。
  当筷子兄弟演唱的《父亲》深情款款响起时,当步履蹒跚的“父亲”艰难攀爬过站台,为“我”捧来一篼橘子时,我发现很多学生都热泪盈眶了,那一刻,我相信他们多么想拥抱自己的父亲。
  最后,有的放矢,巧眼揪辫,绽放友情观之花。
  在讲解练习题时,讲到当代的各种产品广告词喜欢化用成语问题,联想到当下临近毕业,很多学生在圈子里写毕业留言,有人写道:“狗富贵,勿相忘。”也许在赠言人看来,这是一种艺术性的幽默,但对于受赠言的人,他会感觉得到的是一种侮辱。我觉得有必要趁此机会引导一下学生,因此,我在黑板上写了几句“整容”过的赠言,要学生巧眼揪辫,并说说这样写到底好不好。
  后来我发现,经过这么一“捯饬”,此类赠言缩水不少,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这样做伤自尊、伤友情,一点都不好玩。正确的友情观无形中绽放在彼此心田,正中我下怀。
  (三)巧借日常评价,收获良好心态。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也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很注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将尊重学生人格摆在第一位,将心比心,体验学生处境,尽力而为,谅解学生思想的幼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那么他们也会更加积极参与学习中。而这种效果的产生,更大部分来源于教师对学生适时、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师生之间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产生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
  总之,作为施教者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依据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特点,以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