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阅读与创新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艳杰

  摘 要: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正逐步提升,文章从课文个性解读、课外典籍探讨等方面,对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创新教育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最主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喜爱书籍,爱好阅读,应该是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内容。
  阅读,应包括阅读教材与课外阅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主讲,分析作者→划分段落层次→总结写作特点→课下作业,答案是教参上的参考答案。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文教育最好的方式是阅读,特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一个教师,如果总像传统教法那样,把结论甚至是教参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或者总是偏于技巧的训练,忽视阅读,势必导致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时空,没有独立研究问题的习惯,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只了解了课文,是根本不够的,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优秀书籍的滋养,这样,课堂以外有了万水千山,阅读之中有了万紫千红。因此,语文教育应突出在阅读中的创新与开办具有创新精神的课外阅读活动。那么,具体应如何去做呢?
  一、在课内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阅读创新就是读者对阅读对象作主观审视,进行创造性、批判性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因为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完美的阅读过程绝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识、阅历和知识储备等对作品进行领悟、理解的过程。简而言之,阅读创新的能力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在创造目标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独立创造的新的高层次的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操的能力。
  在创新的问题上,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阅读与创新是不一致的,是反方向的。一般说来,阅读是理解、揣摩作者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强调理解的准确性,属求同;而创新是标新立异,强调独创和新颖,属求异。但实际上,两者又是密切联系、高度统一的。从本质上讲,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是靠读者的再创造,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历,渗透自我的情感理念,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背景对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这就是创新。
  因此,教师课堂上要解决摒弃介绍作家作品以导入新课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会课文的原汁原味,获得独有的感受,真正让学生读有所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既要充分挖掘作品中存在的空白和多义性,以激发学生独辟蹊径的思维兴趣,又应该在阅读交流过程中引导、鼓励甚至放大学生偶然闪现出来的创意,并且鼓励质疑问难,促使学生敢于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创造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学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如在教《药》一课时我就出示课题,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对题目倍感好奇,一个个问题油然而生:“药是什么?”“治什么病?”“是包好的良药吗?”“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学生带着疑问预习课文,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其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延伸和发散。在学生的初次自我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进一步点拨学生质疑辩难,向更深一层次提出和解决问题。《药》一课的主题可用三个问题来概括:①“药。”说明什么?老栓夫妇用辛勤挣来的钱去买人血馒头,认为它是治病良药。②“药?”说明什么?小栓吃药后死了,这药成了大问号。说明人民群众愚昧麻木。③“药!”说明什么?鲁迅把华夏两家悲剧写成《药》,起到唤醒民众的作用,是良药。
  又如《雷雨》(第二幕)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对“周朴园对鲁侍萍是虚情假意还是有情有义”的看法不尽相同,颇有争议。可以让全班学生回读课文,并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分小组讨论,最后求大同,存小异,肯定学生的独创性见解。
  (二)我们对创新的理解也不能过窄,因为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学生。也就是说,敢于对文本提出挑战,提出全新的见解,自然是创新意识甚至是创新能力;但如果通过自己独立的阅读,根据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体验,反复揣摩,潜心探索,在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独自获得关于文本的较为准确的理解,而这一理解和有关专家解读的定论又是基本一致的,那么这也应归入创新的一类。因为对于已经阅读理解过该作品的人来说,这自然不算什么,而对于第一次阅读作品的该同学而言,他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他获得的结论就是一个全新的结论。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他的独立创新精神和能力,不都是在一次次的阅读体验实践中培养和形成起来的吗?
  例如在讲读《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关于贾宝玉出场的描写时,有的同学通过自己阅读,反复品味,能够通过丫鬟的“笑道”和一声“宝玉来了”的禀报等,解读出贾宝玉的平易随和、超拔不俗,以及所具有的民主思想。这也应归入阅读中的创新。
  简而言之,当前,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新性。
  二、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课外阅读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的创新教育不能只追求学生理解书本知识,以及对课文的思考与创新性理解,应让学生接受文化典籍的熏陶,因为它同样起着教育的作用。
  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用我们民族和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磨”,这是阅读的根本目标。
  书籍,特别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认可接受的名家名著,是影响学生精神发展的最优秀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媒介。因此可以说,为了实施真正的语文人文教育,任何时候阅读都不会是无用的。
  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好书是自我教育的老师。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而如果青少年的精神生活里只有上课、听课和单单为了识记而死抠书本,那么这种衡量、自我认识就是不可能的。“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读过哪些书,会影响甚至决定他的一生。
  优秀的书籍是学生与古今中外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们进行对话的桥梁。只有通过这座桥梁,学生才能“走出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言语中去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的人文精神的底子”。
  总之,语文教师要把阅读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既鼓励学生课堂每读有新意,又提倡课外阅读文化典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创新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