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中职德育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宝德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因为中考失利,未能上高中而被迫读中职。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占很大比例,家庭教育缺失的也不在少数。这些学生进入学校后,容易产生许多问题。课堂上,教师一头热学生一头冷的现象经常出现,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少数同学甚至“茶饭不思,油盐不进”。
  新课改理念要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怎样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活起来呢?我根据教学实践,在优化新课导入、优化课堂情境、优化课堂总结方面作了探讨。
  一、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在上课一开始就有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热点导入。
  热点导入就是运用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外时政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热点中既有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又有大是大非、令人们关注和必须澄清的一些问题。以热点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例如,在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问题时,用“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导入:2011年7月中旬,公安部统一部署,先后组织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成功捣毁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郑州宏大粮油商行等利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黑窝点”6个,查获非法生产线2条,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100余吨,已灌装假冒品牌食用油100余箱,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32名。问学生:你若是企业的经营者,从“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中得到什么警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入主题。
  2.材料导入。
  通过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童话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的形象描述来导入新课。导入材料不应只取自教师和书本,还要由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搜集。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性格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时,我选择的材料是:让类似“张飞”性格的人去做文员,一定会让上司头痛;让类似“林黛玉”性格的人去开拓市场,业绩肯定不太理想。让“张飞”去做“林黛玉”的针线活,就像一则歇后语所说的那样: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从而导入教学主题。
  二、优化课堂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要活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就要优化课堂情境。好的课堂教学应尽量淡化教师的讲授,强化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疑问,多发现。课堂上时而让学生说一说,问一问,读一读,辩一辩,猜一猜,赛一赛,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1.营造氛围,发扬民主。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超常发挥,接受外界信号的速度非常快捷。老师在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使记忆和思维得到最好的发挥。学生都是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喜欢标新立异,而且不喜欢框框束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允许学生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积极思考的治学精神。
  例如,在“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了20种“商品”,带领学生做“拍卖会”游戏,同学们情绪高昂、积极参与。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充分展现了出来。在此基础上,请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谈谈职业价值取向的调整。学生处于心情舒畅、精神焕发的心境之中,轻松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
  2.师生互动,平等交流。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流,不搞“一言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优化互动环节,有时不妨把讲台让给学生,请学生走上来讲解文本知识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讲“诚信”这个觉悟点时,一位学生在台上说:“我讲一个汽车维修店的故事: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一个极易造成说教的话题,经过教学角色的转换,变得生动形象了,这样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课堂总结,激励学习动机
  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要巧妙地撬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精彩的“谢幕艺术”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动,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优化“结束语”,方便学生记忆。
  好的结束语可以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它要求精辟而又便于记忆,既概括教学内容的要领,又形成新问题的契机。
  例如,讲完“价值规律的作用”后,我做了如下概括: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根“指挥棒”,调节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像一根“鞭子”,鞭策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像一只“筛子”,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棒子”、“鞭子”、“筛子”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精辟而便于记忆,使学生难忘。
  2.学生作总结,发挥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上完一课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要点和讲授内容思考几分钟,然后指定一名或几名学生作简要的复述。这种做法可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讲完“国家的宏观调控”内容后,我让学生思考后作精简复述。一个学生总结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不是万能的,具有弱点和缺陷,因此,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市场就像“无形的手”,宏观调控就像“有形的手”。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来表达两者的关系。
  总而言之,只要不断探索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让中职德育课堂活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