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小组合作交流之管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会俊
摘 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本文作者就物理课堂小组合作交流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物理课堂 小组合作交流 科学分组 探究活动 社会性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学中采取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其本质就是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
一、合作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分组
物理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当然离不开实验和探究,进行实验和探究就离不开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而科学分组是合作交流的基础。分组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成理论课分组、实验课分组、课外探究分组等。
1.课内理论学习分组。可以前后邻座的同学为小组成员,在全班建立起若干的互助学习小组。小组的组建应考虑组内各成员的性别比例、兴趣指向、成绩水准、交往能力、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互助小组形成组内异质互补,组间同质可比的结构,这就为学习中开展互相帮助和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2.实验课分组。以动静结合,男女搭配为原则。让责任心强,热爱班集体,善于管理和使用仪器的学生担任组长,明确分工,协调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实验。
3.课外合作交流。以居住地就近的原则分组。城市尽量以相同社区或街道为小组,农村以村组为小组。一般以数人到十数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要有分工,要能体现每位成员的价值,以利于交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二、合作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情境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由于小组成员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是一种竞争关系。每个成员都想在其他成员面前展现自己,因此能极大地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显著增加和提高主体参与的机会和效率。由于不同背景和学力的学生组成的合作小组,使得成员间优势互补,通过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设计实验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有的小组能拿出几种方案,并演示自己设计(或参与设计)的实验。
最后,要强调的是: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因此,要指导学生通过哪些渠道去收集,收集些什么,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资料。这样,交流才会有内容,才能成功。
三、合作交流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究中的观察、记录、检测、描述等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针对发现的问题、不同意见,有必要进行相互讨论,在合作交流中得到新的发现,在讨论中得到新的见解,对事物进行客观全面的解释,有利于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如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要求学生2人一组,做好记录,汇总,全班交流,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四、合作交流有利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
在概念教学中,以前是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记忆,要是还不懂就只有读书了,“书读千遍其义自现”。而现在,教师边指导学生看书,边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先研究和探索,同时小组也可交叉讨论,营造出和谐热烈的讨论气氛。教师在巡视中也可以加入讨论,从讨论中发现问题,从交流中辨析概念,通过对比,质疑,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
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教学中,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前是看挂图,对重要的部分老师反复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但通过考查发现,这部分的错误仍然很多;而现在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问题,再分组制作物质结构模型,指导学生认识物质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使学生确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从而记得牢,理解得透,测试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五、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互动交流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基础。美国一位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同伴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机能,吸收社会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进情感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对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无疑大有裨益。如在学习“家庭电路”后,让学生探究家庭用电的几问题,小组成员进行详细分工:几个同学研究自己家庭的用电线路,几个同学探究家庭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用关,将各种信息汇总后,小组成员间讨论交流,最终得出结论。在合作中人人参与学习讨论;在争论中相互质疑问难,激发思维,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在互帮互助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学会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也通过互相关心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总之,物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增进互动、交往、合作与交流,才能共同发展,使所有的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