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多元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文峰
摘要:我们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常遇见这样两个问题:1、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2、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多元教学。本文从巧用媒体技术培养学习兴趣;运用实验方法有效培养能力;运用一题多解激发学习兴趣;巧用探索实验体验快乐学习四个方面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 教学;优化;兴趣;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51-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同学们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是发明创造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要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因为,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优化多元教学,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把它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从而促进同学们有效学习。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以供读者参考。
一、巧用媒体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如果巧妙渗透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能把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同时又能把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无法实施进行演示。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既保护环境,又保证同学们的安全,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发展。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同学们高度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这样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例如:在教学分子和原子时,因为分子和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微观结构,这时笔者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进行动画演示,模拟分子原子的运动、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引导同学们观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原子分子电子这些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之后,同学们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有关性质就简单多了。
又如:在教学浓H2SO4实验时,课堂上一般演示正确的操作,以往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现在,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对浓H2SO4滴入水中放出大量热量使 H2SO4液飞溅现象进行演示,让同学们观看,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实验装置,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再如:九年级下学期进入总复习时,笔者可以通过媒体技术来呈现知识结构,使同学们对知识既有连贯性又有整体性,同时能增加复习课的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运用实验方法有效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化学教学中,要求巧妙用活实验,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教学内容,创设实验情境,干方百计做齐教材中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进入一种特定的学习状态并参与其活动之中。诱发同学们获取化学知识的强烈欲望,促进同学们自主探究学习,驱使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提出各种猜想,进而做出多种方案,得到合理的结论,从而达到培养自主学习潜能。
例如:在教学酸碱盐之后,笔者引导同学们进行家庭小实验,如有的小组里学生利用家中备有的食醋、糖水、食盐、酒精、碱面和日常用品废弃物(玻璃杯、小灯炮、废电池中的碳棒等)进行酸碱盐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酸碱盐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而糖水、酒精和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这一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培养学生化学运用能力。,
三、运用一题多解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能力,那么在教学中,采用变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同学们创造条件,创设情景,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究、去分析,拓开思路,寻求问题的多种解法,想方设法将习题变化拓展,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拓展空间,搭建好平台。通过探究问题的多种解法,训练同学们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的解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巧用探索实验体验快乐学习
新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理念,而新教材好多内容并不是把知识的生成过程还原为科学发现的过程,这为我们培养同学们探究学习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那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怎样巧用探索实验,领悟前辈化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以及思维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挖掘教学内容,吃透新课程理念精神,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让学生在探索实验活动中,体验快乐学习。
例如:在教学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之后,笔者提供下列信息源:“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可生成碱式碳酸铜(铜绿)。”引导同学们探索实验,对铜生锈条件进行探究。然后,笔者指导同学们在小组里,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探索研究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小组,笔者适当进行点拨或提示)。在笔者指导下,同学们很快可设计如下问题:铜生锈所需要的条件实际上是铜与――――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实验结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笔者这样教学,给学生在这种和谐民主氛围中,进行交流、讨论、探究,既让学生体验到思索探究的历程,又使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悟到探究的收获和成果,增强同学们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多元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同学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