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命题整合优化激发习作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解放思维,提高习作水平。仔细分析当前学生不爱写作,面对一个习作命题无话可写的状况,究其原因,还在于很多命题形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因此,笔者针对这种现状,在整合优化命题形式上做了多方面尝试。通过实践研究,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提高命题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高段;习作命题;整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直击现状——一个作文题引发的思考
  案例  正是阳春三月的好时节,却听到办公室的一位二年级语文老师在抱怨,学生一篇题为《夏天》的周记不知如何下笔,而他的妈妈就从电脑上找了一篇逐字逐句地报给他,他像是听写一样把那篇文章照模照样地写了下来。
  分析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写不出东西?是他不喜欢写作吗?也许吧。但是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老师正在活生生地扼杀一个写作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二年级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问题就出在一个作文题目“夏天”上,明明是大好的春光,眼前所见的一切都是与春天息息相关的景物,如果改成写“春天”岂不是更好?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夏天在他的脑海里根本还未形成一个准确的概念,无怪乎,很多小学生会在题为“夏天”的作文里融入许多其他季节,尤其是春天的景物特征了,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单纯!
  思考  有人说小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没东西可写,其实不然,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在他们身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事情。处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中,同学、老师之间有事情在发生;回到家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也会发生事情;放假,出去游玩,更加会有事情发生。作为教师只是要抓住契机,适时地合理命题,让我们的孩子把他们的经历、心中的话述诸笔端。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作文教学难,第一难难在出题目。作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话可说,出题目的首要条件是要让作文者有话可说。”可见,作文命题是十分重要的,命题形式就应该要能命中学生心灵,触发他们的表达欲,这样学生就能欣然提笔,倾注心力以完成作文。那么如何优化习作命题的形式,让学生面对一个命题有话可写,有表达的欲望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深入调查——从学生现状看端倪
  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小学,笔者选择五、六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编制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后,修订并确定调查问卷对6个班级(每个年级3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实发问卷264份,共收回有效问卷262份,占98.48%。
  本调查涉及三个部分:(1)对习作题的认识;(2)对待习作的态度;(3)对习作题的期许包括学生期待的命题形式、写作类型等。每个项目描述对于教师今后的命题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为了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准确性和便于整理统计,在设计问卷时采用了封闭式选项,在问卷上不需要填写姓名,要求学生读完每句话后,选择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的选项进行回答。
  综合调查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命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学生在面对一个命题形式的时候会觉得没话可写,教师反馈评价针对性的偏离,学生对习题思路梳理的缺位,但是我们发现只要涉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命题形式,我们的孩子还是会乐意动笔写作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习作教学中寻找合理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有效对策——命题整合优化的策略探寻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很多孩子不喜欢写作甚至讨厌写作,看到一个个习作命题往往会出现脑海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的窘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也往往困惑于该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命题形式,从而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动笔。经过不断地探究、琢磨,笔者也不断地尝试着用一些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
  (一)科学命题   遵循四个原则
  教师的命题是根指挥棒,只有教师有效地命题,才有学生有效、高质的作文。为了设计出有效的作文命题形式,笔者以为教师在命題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命题切口小
  “以小见大”常见于作文的选材,其实,作文的命题也一样要“以小见大”。通过缩小命题内容,优化为具体可感的命题形式,让题目变小,变具体,变得适合儿童的口味,更易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乐写、会写,作文说真话、吐真情,真正体现了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2.命题生活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命题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会有话想说、有话想写,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离开生活的作文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只是泛泛地说教。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学会留心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并且适时把这些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那就已经达到了我们习作的基本要求。
  3.命题具体化
  在语文教材上,到了中高段,每个单元后面都会有习作要求,但并不是每一篇习作导言都是明确、清晰的,可以说这样的作文命题并不规范可取,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教师对这次习作做进一步的优化,适当细化调整并重新安排习作要求,进而形成有效的命题形式。
  4.命题灵巧化
  “灵巧”即灵活、巧妙。所谓“灵巧”,就是要给学生少一点限制,多一点自由。作文题目可供选择的要多,要充分诱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另外,同一命题还要引导学生写出多样化体裁的作文。
  (二)分类命题   建立习作题库
  学生写作需要素材,教师命题同样需要素材。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建立习作题库,并将各类命题形式进行分类,就显得不是那么可有可无了。   1.基于不同题材进行分类
  鉴于小学里,主要以写事作文为主,偶尔才有其他题材如写景类、写人类作文,基本不涉及议论文和说明文。所以,在分类习作命题的时候,也着重从几个常见的命题形式来进行归类整合。以下主要是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可能会出现的作文题: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在母校有很多值得他们回忆的人、事和物。因此,借此机会,可以让他们写一写这个让他们生活了六年的校园,选择校园里的某一个景物来写,可以写母校的小路、操场、教室、花坛、树……除了写景,还可以写一写母校的老师,选择其中让自己最为难忘的一位老师跟自己之间曾经发生的某一件事来写。此外,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在这个校园里逐渐成长起来的轨迹,通过几个小片段串联起来。这三种题材的文章,“母校的        ”可以是比较简短的形式,作为课堂小练笔;第二种“我的老师”和第三种“成长的足迹”则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作为周记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从这次习作中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激荡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将这种情感宣泄出来。通过此次写作,我们不难看出,即使作文水平较为薄弱的学生,只要我们的命题,能够命中要害,那么每一个人都是有话可写的,尤其类似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话题,我们教师更应该捉住契机,让孩子们动笔写一写。
  3.基于不同的命题方式进行分类
  在小学阶段,教师的命题方式还是较为集中的,习作的命题方式一般有全命题、半命题和自由命题。习作命题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习作水平的发挥和习作质量的高低。如何命题才能减少学生的思想束缚,让学生在习作中写出有质量的作文呢?
  在全命题、半命题和自由命题这三种命题方式中,比较常见的是半命题作文。這是因为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更合乎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课标”要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次习作都要求是半命题作文,偶尔也需要命题作文来适当地作为调剂。
  (三)细化命题   分成三个板块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无论是课堂小练笔还是单元作文训练,或是日记、周记练习,笔者都作为研究范围,注重命题形式的优化、细化。这样,学生写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写。
  1.课堂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实则就是阅读教学中“读练结合”的其中一个方面,笔者抓住教学中需要练笔的点,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本中的留白处进行补白,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意的续写。
  2.单元习作训练
  单元习作是对本单元的主题的一个延续,可以说学生对自己即将要写的内容应该感到并不陌生。但是,许多单元命题的习作要求很不明晰,有个别的单元习作导语,过于笼统,使老师和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写些什么,或者说它其实是什么都可以写,这样的一次习作命题,实则是并无多大意义的。因此,笔者在研究中致力于结合实际情况和我们学生的实际特点,来重新优化整合本次习作命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习作要求的指导下进行习作。
  3.日记、周记练习
  日记、周记可以说是对学生课内习作的一个延伸,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多次练笔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素养。因此,笔者在命题中也还不断地做着另一个创新,那就是只是简单地缩小学生写作的范围,即可以是给定一个主题,或者说只是限定地点范围等等,那样其实也并不影响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只是教师在这中间稍稍挥动了一下他的命题指挥棒而已。
  四、硕果累累——我们的收获
  叶圣陶先生曾说:“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只有内心想要用文字去表达,抒发,这才是真正的作文。笔者发现参加本次实践研究的对象——五、六年级的学生的写作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尤其是之前几个不愿提笔写作的孩子,在几次小练笔或者周记中,能够写出一场精彩的片段或者优异的文章,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写作信心,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张香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余文森,林高明,郑华锋.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陈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