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传生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巨大潜力,迅速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学工作者作出正确有效的指导,才能达成预期目的。可以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正确学习方法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3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巨大潜力,迅速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好多成年人回忆当初对某门课程的偏爱时,几乎都要提到一个共同的话题:他们,当初是因为喜欢授课老师而喜欢这门课程的,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授课,气氛沉闷,没有互动,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冷淡、粗暴,动辄训斥,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一定要加强个人修养,也就是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高尚的道德行为,渊博的知识和发自内心的爱心,还要加强语言修养,使教学语言更加生动风趣。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亲近、关心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积极参予,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多提问,多交流。所谓多提高,就是在课堂上,老师不要“满堂灌”,要留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敢于质疑,要学会问“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办?”等等。当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不要冷嘲热讽,要进行正确引导,以宽容心待学生,从而给创造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
  2. 多沟通,多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角色,多和学生交流,可以谈生活,谈学习,谈未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为优化教学情境创造前提条件。
  初中生的思路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引导,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精心备课,提出相对高质量又不太超出初中学生能力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引入新知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予竞答,学生的思维越活跃,情绪越高涨,记忆越深刻,当学生们的思路开启之后,启发学生由思考问题到提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力,进一步提长了学习热情。
  三、 优化改进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大多采用“填鸭”式学习,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效率低,效果差强人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只为是应试,而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在语言表达上不能准确表达本人意图。
  优化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1.主张自学,相机引导。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也就主张自学,相机引导,鼓励学生加强自学能力,在自学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相机引导,作有效的补充和加深,为学生补漏拾遗,一方面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大大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学到更多,懂得更多,进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2. 着眼诱导,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使学生深以为苦,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分组竞赛等,为学习语文造势,使学习语文不再是被动的被牵着走,而是从心理上认知,学习语文是自身的需要,从心理上产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建立正确学习方法
  在旧的教学体制下,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书授课,直接用教科书上的理解传授给学生,也就是对于教学的内容,已定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框定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死记硬背,直接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激发内因力,就得让课堂活起来。
  如何能让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认为,有下列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鼓励学生大胆参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发言,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大胆发言,敢于从独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鼓励学生由表及里的思考、由此及彼地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
  2.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而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境地和时代,还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设身处地地走进那个特定的时代,走进那个特定的场景,体会作者的爱恨情仇,还原创作于生活,让课文灵动起来,让学生去深入体会文学之美,并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通俗地说也就是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意义久远,善莫大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学工作者作出正确有效的指导,才能达成预期目的。可以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优化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正确学习方法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