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重视。阅读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识字能力之外,还能够为其今后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就要能够激发小学生一定的阅读兴趣,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能够不断提升,从而为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培养措施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所在,阅读教学又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因此,在个人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因为当前阅读教学水平较低,从而导致小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达不到标准要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的文章较为枯燥,做好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也是保证小学生整体素质得以提升的一项主要措施。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以及诱因分析
  (一)课外阅读“貌合神离”
  虽然部分小学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因为学校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所有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进行较为整齐的规划,也难以保证不同学段的小学生都按照相应的课外阅读方案来执行。语文教师大都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或者阅读习惯来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从而导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杂乱无章,只能够任凭小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低年级学生每天都要上6节课左右,其充足的阅读时间大都集中在午休期间,但是,有的学生中午需要回家吃饭,或者利用中午时间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量只能够结合自身阅读兴趣来决定。小学生大都天生好动,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若没有集体阅读的氛围、教师的鼓励或者激励,则难从根本上落实相关阅读计划,从而导致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难以顺利进行。
  (二)缺乏高质量的课外阅读书籍
  要想保证小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阅读书籍。在对周边几所小学进行调查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就是因为课外阅读书籍数量较少,从而缺乏选择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能够选择的空间相对较小,家庭中书籍较为缺乏,在寥寥几本的书籍中还包括多本辅导书籍。即使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要能够尽可能选择满足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的报刊和图书,但是,对于不同学年段的小学生并没有明确提出相应的推荐篇目,从而导致学生家长在为小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时缺乏指导性,例如很多家长跟风为孩子购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虽然这些童话故事中蕴含较多的道理,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大都难以理解,因此,要能够挑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外读物。
  (三)影视文化产物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小学生生活在一个高科技发展较为迅速的时代,电子产品所提供的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高清的图像画面都让小学生充满了兴奋感和好奇心。课外阅读则需要小学生通过理解、思考来对文字背后的故事情节以及画面进行构造。在与家长进行访谈中不难发现很多低年级的小学生都报了各种兴趣班,在周末空余时间大都想在家里休息,但是,面对充满诱惑的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很多小学生都无法抵挡这种诱惑,在没有学业压力、家长和老师束缚的影响下,大都把时间消磨在游戏或者动画片之上,因此,对阅读兴趣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二、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兴趣培养相关措施
  (一)师生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在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进行培养时,教师要能够和学生互相沟通与合作,形成默契的配合,从根本上营造相对融洽的阅读氛围。语文教师要能够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以较为民主、公平的作风来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还要发展和尊重小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从而得到他们的尊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引导小学生对其所讲授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建立较为和谐的阅读氛围。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需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学习需求之外,还要能够从不同层次面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尊重并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小学生大胆进行尝试。针对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的引导方案,在较为和谐的阅读氛围中调动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遵守公正、公平的原则,对于小学生进行耐心帮助和指导,观察他们的心理感受以及活动,给予其一定的人文关怀,及时与小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
  (二)通过主题教学法来创设更多的主题情境
  首先,要能够明确需要体现的阅读主题,通过语文教材作为依托来对阅读教学主题进行构建和整合。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可能具有的写作主题进行研究,并正确提炼课文主题,还要在实践生活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掘各种阅读素材的来源。例如,面对秋风萧瑟的场景,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体现出关于“秋天”的主题,教师在明确主题之后就可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进行主题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尽可能为低年级的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在进入阅读主题之后,要对学生进行主题式阅读引导。例如,在引导和解说应用单元语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教学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将生活场景与其充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品味文章,小学生则需要对生活点进行感知,教师通过自我调动作用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在不断丰富小学生课外知识的基础之上,强化其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教会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阅读方法
  所谓的阅读教学就是要教会小学生掌握阅读教学方法,并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阅读活动的基础就是“读”,所以,教师要引导小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并且学会朗读和默读。在对学生朗读方法进行训练时,可以先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阅读,除了在进行具体指导之外,还要按照严格的要求来进行,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朗读训练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创设更多恰当的朗读机会,朗读引导方法包括分角色朗读、领读、个人读、范读以及齐读等。为了进一步营造较为优良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分角色朗读,指定一位学生,然后让他选择其他学生扮演相关角色,通过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且在朗读过程中渗透自我情感。范读人员需要选择朗读能力相对较高的小学生,语文教师也可以使用磁带或者音频等资料,小学生的模仿性相对较强,范读能够引导小学生进行模仿,从根本上纠正其朗读情感以及发音。语文教师通過教授小学生掌握恰当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就能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内外阅读活动中。   (四)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其语文素养,还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感知世界的缤纷多彩。课外阅读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的限制,能丰富学生的眼界,提升其智慧,还能引导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并且提升其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还通过不断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空间来对语文教学体系加以开放,不断强化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读书除了能够增长小学生才智之外,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修身养性、情操陶冶。一般而言,喜爱课外阅读的小学生大都有着活跃的思维和开拓的视野,并且其心态大都较为健康。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首先要能发挥出自身示范作用,因为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向师性,教师自身若喜欢阅读,则必然能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到小学生。学校还可以通过图书角创建、开挖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来帮助小学生进行各种探究性的阅读活动。还可以组织小学生互换书籍、捐书,从而拓展其阅读空间。写作作为检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途径,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写作,从而保证其写作和口语能力也得到提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途径,教师要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把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重点。首先要激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从而保证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其次,还要能够指导小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且,在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过程中要打破课堂阅读的界限,不断拓展阅读范围,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实现逐渐提升,为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00.
  [2]谭慧.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84,86.
  [3]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35-37.
  [4]韩例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74-77.
  [5]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5):199.
  編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