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莹
摘要:当前,随着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以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指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以及构建和谐美好校园新形象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思想教育;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3-01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
鉴于此,**大学于2010年二季度,从全校各年级、各专业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思想动态问卷调查。调查中,男性占66.5%,女性占33.5%;全日制本科生占62%、全日制大专生占29%,研究生占9%,毕业校友占1%。从调查情况来看,现代大学生普遍在人生观、择业观、交往观等问题上,表露出积极的观点和鲜明的观点。例如,学生评价自身最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依次选择了自信、正直、善良、上进、乐观等,93%的学生对“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目标很明确”表示很同意,96%的学生对“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表示赞同,98%的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设计,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持肯定意见。
从心理素质的角度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现代大学生随着年龄和学识的不断增长,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当然,不可否认他们也存在一些差距,突出表现在价值观念、奉献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从当今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歧穷嫉富现象、损坏公物现象等,也可证实这些绝非空穴来风。如何准确把握并适时引导,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践行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就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其价值、肯定其作用、发挥其的潜能,并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人,要做到“目中有人”,树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的观念,对人性充分肯定,对人的潜能充分信任,激发创造活力,促进个性发展;关心人,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鼓励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追求未来美好人生;理解人,就要真切地理解学生现实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建立沟通、理解、信任的关系;服务人,就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意识,做到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切实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
二是坚持文化入心,重塑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了教育、导向、凝聚、辐射等功能。校园文化按其质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并按相互间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向外依次是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同心圆结构[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就要积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教育即生活”[2],为师生营造优良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就要建立健全法律形态、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构成的外在规则文化与高校学生群体的习惯、礼貌、习俗等构成的内在规则,为大学生交往提供一种确定的结构,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就要坚持以文化活动为主体的形象化教育,通过“形象”的感染熏陶,诱发大学生向真向上的力量,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真理、接受教育。
三是坚持知行统一,突出自我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将作用于学生身上的由教育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动力,这就要依靠自我教育。知行统一包括知、情、意、信、行五个主要环节[3],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他们从自身做起,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由单向度认识、单纯正思考转变为多向度考察、多维度思考,主动克服心理障碍,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变压力为动力,化挫折为进取。同时,使他们找准自身定位,坚定政治信仰,实现被教育的“再生产”,自觉做到甄别荣辱、健康心智、匡正信仰、美化伦理的知行统一,明白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的道理。
四是坚持以行正人,注重人格感染。言传身教是我国古老的教育原则,言行不一的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低下的。作为合格的教育者,“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事实”[4]。因此,“修身养性”是每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义务。要坚持首善其身,做到立志为先、进德修业,争当品行端正、能力突出、善于专研、力戒空谈的表率。要苦心修炼深厚的“课上”功夫,扎实锻造广博的“课下”知识,学习中为学生们指点迷津,生活中为学生们排忧解难,更好地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任务。同时,也要自觉遵守国家和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自觉接受学生们的舆论监督,切实用自己的示范行动,在学生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五是坚持推陈出新,开发德育资源。新环境下,学生中“求新、求实、求高”的要求增加,要求我们必须在 “活”字上下功夫,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选用学生可入性强、可接受的方式方法展开思想教育。随着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理论的界限”,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使之成为弘扬正气、弘扬主旋律的平台。同时,合理利用飞信、微博、QQ群以及BBS、贴吧等互动手段,拓展学生的民主言论渠道,使思想教育由传统“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转变到启发和讨论的模式上来。此外,还要坚持把思想教育的理论内容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科技创新和QC成果发布等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延伸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伟、杨柳、徐新.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关系[]J.中国教育报,1995年
[2]关世民.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
[3]赵国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引导[]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
[4]毛泽东选集(第2卷) [M].人民出版社,199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