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香玲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最后抓住机遇,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创新思维;问题情境;强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15-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日益深入,观念也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教育不再是单纯知识的灌输,而是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及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肩负的使命。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见解和看法。
一、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创新的基础,知识量越多,想像就会越丰富,从而产生出的新东西也就越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为基础才能卓有成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的,这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否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
提出问题是人们对某些现象、某些事物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结果,它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设法造成学生的“愤”、“悱”状态,然后引导他们去找“船”和“桥”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状态。 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其分析;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
三、抓住机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关键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时表现出探索新知识、追求新知识的需求和意向,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一)利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开放性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可贵资源。这类问题往往具有不定向的解题方法、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完善等特点,它能使学生有充分的自我支配机会,通过多种答案或获得有异于他人的解法进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变式”练习来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所谓“变式”,就是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通过“变式”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品质也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率先垂范,以创新的精神投入教学工作之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要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民主平等,还要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还应注意避免以下的错误观点:
(一)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出来的。许多教师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怎样教给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对创新思维能力认识上的偏差。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生产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技能,它是浮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无法从一个人身上传给另一个人。我们的老师习惯于把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中去,教学生怎样想,尽管有时是引导启发学生发现了方法,找到了思路,其实往往是过多地强调了自己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创新思维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数千年从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主体,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器皿。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并非点到而止,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其方式和内容。这样,本来“教”的对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却变成了被动的被“填”的“鸭子”。甚至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改探索中也出现许多“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法,许多思维训练班也应运而生,其中不乏题海训练、脱离教材拔高要求的和钻牛角尖搞偏、奇、难题的等等,靠加班加点强化训练应付竞赛,学生的思维并没发展到智力的高度,可以说这是传统教育思想在新形势下的顽强表现和借尸还魂。
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对人才的创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抓好“双基”,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抓住机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真正插上创新的翅膀,在新课程广袤的天空里飞翔,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日本,高桥浩.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2]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