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淑英

  摘要:想象力就是指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增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培养;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31-01
  
  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入手。
  一、理解课文,丰富想象
  在分析、理解课文后,课文表达的意境、故事情节会历历在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句子联系起来,再联系现实生活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从中观察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诗句的意思。接着,精读诗歌,体会意境。提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你最喜欢诗的那一句?”“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说:诗的第一句“日暮苍山远”让我们看到了天色渐黑时的一幅风景图,青色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远了。第四句“风雪夜归人”写得很有意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雪飘飞之时,夜间回来的人姗姗而至,这样,提高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想象出诗歌表现的意境,从而丰富其想象能力。
  二、巧用媒体,观察想象
  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的概括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教学中,我适时巧用多媒体,用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画面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在想象中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味诗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雪”、“万里船”、“窗含”等词语,低年级学生难理解,我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这座大山与平时我们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形象的讲述,远处高山上那皑皑白雪的美景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了诗中,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心境,那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就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欣赏《荷花》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1、先看见怎样的景象?(池中荷花茂盛,美丽的景色)2、再看什么?(荷叶)3、再仔细看什么?(白荷花)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象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三、据文绘图,展开想象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先介绍鹳鹊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对比思考,丰富想象
  客观事物因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对比想象,即把两件或多件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观察、比较,即使是同一事物也可把放在不同时间、地点观察、比较,这样就可以发现事物间的变化与异同,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如小学六年级课文《少年润土》描写里少年润土的外貌特点,而“我”的外貌特点只字未提,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同学们能根据“课文对润土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润土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农村少年。你能想象出“我”的外貌特征吗?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小组讨论后,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院子院子里,门都不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白净的脸,腆着大肚子。还有的说:“我”是一个脸色苍白,头戴小礼帽,穿丝绸小马褂的小少爷。也有的说:“我”整天呆在院子里,身体一定很差,说不定一阵风都会吹倒。教室里“吵”起来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这里,不仅更深地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想象力。
  五、续写故事,扩展想象
  小语教材里的语言意境跟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所积累的各种信息有着必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了,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处理,要使学生解放大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想入非非”的学生不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要在表扬他们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同时,还要让学生讲为什么这样想?“原型”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畅想,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想象的空间就变得更开阔。
  如《小摄影师》中,表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充满了关心、爱护,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让小男孩拍照。在《小摄影师》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味那些描写:“仔细打量、摆弄了很久很久、一定让他进来”等。启发学生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进行扩展想象,“小摄影师第二次能找到高尔基吗?能给他照到相吗?你能想象他照到相后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吗?”使学生通过对《小摄影师》的结局补充扩展想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上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培养想象力的机会,激起了想象的兴趣,也发展了思维,使学生遨游在想象天地。在新世纪的今天,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爱美的熏陶,扩展想象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