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教育的误区和危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晓红

  摘要:我们的孩子在童年体验更多的是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面,而不是在情感、意志力和自我方面。其实,孩子天性是爱学习的,学习新东西就是在探索,能满足他天然的好奇心,从某种程度来说,学习也是玩。为什么孩子都不爱学习了呢?早期教育存在着那些误区和危害呢?
  关键词:早期教育;误区;危害;期望值;过度保护;粗暴干涉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92-01
  
  在早期教育问题上美国父母和我们中国父母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很早就让孩子去尝试很多东西。而我们的孩子在童年体验更多的是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面,而不是在情感、意志力和自我方面。其实,孩子天性是爱学习的,学习新东西就是在探索,能满足他天然的好奇心,从某种程度来说,学习也是玩。为什么孩子都不爱学习了呢?早期教育存在着那些误区和危害呢?
  一、 期望值太高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从小就让孩子学各种技能,认为早期教育让孩子会认字和写字、会背诗词、会弹琴、会算术。早期教育越来越变成一种学习技术的教育,唐诗宋词、双语、学琴……占据了不少孩子生活的绝大部分。这些就是早教的全部,或者主要的内容吗?4岁的孩子要学会2位数加减乘除,5岁的孩子要懂得如何操作键盘……超前教育的起跑线在前移,把小学教育挪到了学龄前教育。有些父母认为只有培养出“神童”才是成功。他们不惜重金投资,把孩子送进各类辅导班、培训学校等等。这些小小“神童”们,除了吃饭、睡觉外,大部分业余时间被“学”和“练”所占有。“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权力就等于剥夺了幼儿的天真与纯洁”,可怜孩子们一双稚嫩的翅膀被缚上了虚荣的枷锁。有这样一件事:一位父亲陪女儿参加兴趣小组的学习,女儿学琴,父做琴童;女儿学棋,父做棋童……到后来,父亲感慨地说:“唉,几年下来,孩子什么也没学成,我到学了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个例子发人深省。
  智能的总量是相对守恒的,一种智力类型能量的升高必然伴随着相对应的另一种智力类型能量的降低。而这种降低往往体现在心理调节能力上。处于超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往往有超人一等的优越感,舆论的作用也使孩子必然产生虚荣心,从此,求知不再是为了满足源于兴趣的自然渴求,而是为了超越别人、赢得荣誉。这些“聪明绝顶儿”一旦完成了辉煌的学业而在工作中无醒目的建树,实际境遇的强烈反差必然使昔日的优越感变成失落感引发出各种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些由于超前教育而被一度视为“有天分的孩子”,到更高的学府时,由于失去优越感,竞争激烈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例子不难见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苦无宣泄压力之处,最终选择了走向死亡之路!他们向世人敲响了警钟―――难道家长还想上演这样的悲剧吗
  二、 过度保护
  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因为害怕孩子出危险,或者觉得孩子根本做不好,我们常常替他做一切。我们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不让他受风,不让他的手碰一切脏的东西,不让他爬高爬低,不让他和可能欺负他的孩子玩……于是,孩子果然干净体面,少了许多吵闹和麻烦。可是,如果离开了我们的照顾,孩子会怎样呢?如幼儿园每年新生入园时,入园幼儿的年龄已达3周岁,但他们当中能够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理大小便者却寥寥无几。入园后经过两周的常规教育,大多数幼儿便学会了基本的生活自理。父母们是否也应当从中体会到――家庭的溺爱妨碍了孩子某方面能力的正常发展。现在很多孩子在处理事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就是溺爱造成的后果。
  因为害怕孩子受批评,我们会给他检查作业,把他忘记带的东西送到学校。于是,孩子避免了许多错误,避免了许多因错误而带来的批评、难堪、内疚、自责……可是,一旦离开了我们这些忠于职守的父母,孩子会怎样?我们能替他承担责任,但是能替他生出责任心吗?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承担责任的机会。孩子摔倒了,明明是自己不小心,大人却打着桌子说:“打死你,谁让你把我的儿子给碰倒了!”这样,孩子长大了,出了问题就赖别人。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负责任,就是因为爸爸妈妈把责任都承担了。现在孩子的作业写完了以后,有4个人来检查:妈妈不在,爸爸检查;爸妈不在,爷爷奶奶检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人给他收拾。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负责任:都是你干的,没我的事儿。这是最大的害处。
  过度保护,事事对孩子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所以要提倡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已动手、让孩子自已承担责任、将来才能适应社会,自由驰骋。
  三、粗暴干涉
  这样的家庭大体以父母为中心,孩子只有服从的权力。孩子做错了事情或违反了父母的意愿,父母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是强行制止,粗暴干予,孩子在父母生硬的态度中接受成人的意愿。某刊报道: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言明考试成绩必须在90分以上,偶有一次孩子考了80多分,但其成绩仍在班里名列前茅,可这位母亲却因为孩子没有达到她的要求,便进行严厉的体罚而导致孩子死亡。愚昧的父母,信奉一个“严”字,但严必须有“度”,所谓“物极必反”。孩子长期生活在批评与否定之中,心理发育会受到抑制,容易造成胆小、怯懦、呆板、畏缩的性格。智力也较正常儿童低下。还会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或偏激的危险行为。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