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晓红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新课标下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38-01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语文是一门优美的课程,如果老师采用“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那么学生在成绩不理想之后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对语文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结合《新课标》,发挥语文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以及采用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之美。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乐学、会学、学好。
一、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乐趣。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并鼓励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并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关注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对学生学习评价一定要及时正确,可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目的达到了要求,就得到了一种满足,再对学生的这种满足加以强化,又进一步产生了新的需要,就形成新的动机和兴趣。及时评价效果好,可以利用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改进学习的愿望。要想使学生学得有趣,首先教师要教得有趣。一堂生动的课,不但学生学得有趣,教师也得到一次教学艺术上的享受。要按照“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及时雨。
二、开展综合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做到:“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第一,在课堂内一定要下到功夫。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尝试情境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剖析,来构建物理知识结构网络,通过实际运用达到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方法论的形成和物理思想的培养。整个过程是以知识的演绎为依托,通过机械性重复和反复操作来实现教学目的。而情境教学,则把问题的呈现放在前面,以解决问题为教学的导入点。这不仅是教学顺序的颠倒,而是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更新。通过问题的呈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把知识的建构、方法的运用与能力的提高有机地融合起来。
如,讲朱自清的《春》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课件播放几组春天的优美画面,配合散文朗诵。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万物复苏。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绚丽的春光里陶醉,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春天,吟诵春天,现代作家朱自清用诗一般的笔调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春的赞歌”。
放完课件,老师提出问题:1.这篇散文一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春天的画面?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按课文内容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章思路。2.听了朗读,你能感觉出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吗?3.春天的草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知道古诗里有哪些描写春草的诗句么?
这样,在感悟春天的基础上尝试了对学生想想力的再次启发。让学生在带着问题开始课堂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在课外要求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课外交流活动。单靠增加课时或只靠课内的几节语文课,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作为巩固和发展课内学到知识的手段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发展语文能力,必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不易太难,要通过有趣而简易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接触古诗、散文、诗句等丰富的文化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通过朗诵会体会文章的音乐美,情感美和建筑美。
参考文献
[1] 吴晓岚.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科技信息,2009, (5).
[2] 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