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拓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德生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21-01
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强调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合作性等要素。所以体育课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意识,向“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发展,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不仅仅注重运动技能,还将要拓展的内容有机地、自然地联系到生活与学习之中。
首先向生活拓展,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向生活、经验延伸开去,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体育教学应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去展开想象和联想,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来感知、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进行实践,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趋向。
其次向各学科拓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与横向学科的联系与渗透,起一个点带面的教学作用。体育有着极为广泛的知识容量,它不仅与现实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各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设计出具有知识张力和思维广度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再次向能力拓展,就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由“吃进去”向“吐出来”转变,以提升运用、实践的能力。通过开发教材,拓展学习,我们就能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博大、精彩的教学环境,保持平等、宽容、理解、合作的交流心境,体育教学就会勃发出生命的活力,奏出最和谐的旋律。
最后向心理和德育拓展,就是要联系体育课教学实际,自然的把心理和德育教育的内容糅合到教学实际中去,尤其是心理教育,如抗挫折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等。最近屡屡从各种媒介中听到学生自杀事件,尤其感觉到要充分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在实施拓展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方能有效地拓展。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角色
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角色行为应该表现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根据学生个体实际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是传授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加上教材要求难度较大,致使学生自主选择余地小,对达标缺乏自信心。和原来的体育教育大纲相比,新课标没有规定很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去选择那些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并同学生的具体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做到课内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体育器材,自主地参与锻炼。在上课前,体育老师可以打破班级授课的固定形式,在学期初期,集体上一次展示课,由指导老师将各项目的特点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项目,自主参与锻炼。这样,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体育的教学效益也大大提高。
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尊重个人选择出发,新课标对教学方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新旧教学方法,可以从旧的教学法中吸取有益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改造,同时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重视体育文化的陶冶,借助多媒体手段,放一些体育比赛的录像或与体育相关的电影,作些即兴的点评,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理念的理解,也加强学生现代体育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单个项目练习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某个明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进行慢放和分解,让他们从直观上去感受动作应该是怎样的,明白哪些动作是必须要做的,哪些技术环节又是可以变通的。
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亲自参与到运动中在原有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只是采取课堂传授的方式,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运动本身的快乐,几乎很少有师生互动的空间。在新课标要求下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参与到教学中,营造体育运动的气氛,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与学生一起分享运动中的成功和失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运动精神。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中将要拓展的内容有机地、自然的联系到生活与学习之中。在教学拓展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哪怕是可笑的发言,同时也须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课堂才能既放得开,又收得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5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