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 惠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德育无关,其实不然。物理,即万物之理,是探讨和研究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性的科学。学习物理,可使人获得渊博的知识,从而养成讲科学、明事理、求真谛的美德。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关于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认识。
(1)提高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用爱和责任筑起师德的灵魂。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教育人,以文明的习惯引导人,以严谨的作风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吸引人。要做到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物理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理上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物理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接受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间在授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唤起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物理中还有很多,又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为什么他能在科学上做出卓越的贡献?用牛顿的话说,他是靠夜以继日的思考。牛顿读书和思考时非常专心,甚至到了非常入迷的地步。一次,他一边读书一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准备吃鸡蛋的时候,发现锅里煮的竟是自己的怀表。牛顿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勤奋和信心。通过启迪,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业对人类有所作为者,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要让学生相信勤奋和信心是一个永不枯竭、连续不断的驱动力。可见,教学中处处有德育因子,我们要努力挖掘,充分发挥,对学生全面实施德育。
(3)发挥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要重点讲授的内容的德育素材,进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要发挥教材中一些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如教材中的有关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物理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还有介绍物理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建筑、计算机科学、遥感、CT技术、天气预报等)的材料。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加以点拨,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体会物理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有关理论的丰富文化内涵,理解我国物理学家的突出贡献等。
(4)开展物理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物理活动课和物理主题活动,以达到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在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的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顺利升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等航天员核试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总之,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同时,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要搞喧宾夺主。要充分体现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