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思为 蒋湘祁

  摘 要: 作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衡阳某高校2010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检出率为6.23%,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全体大学新生抓起,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时转变、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教育对策
  
  1.引言
  2008年9月,第一批“90后”大学生正式步入高等学府,到2010年,“90后”大学生已经全面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旋律”[1]。“90后”是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与“80后”相比,他们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崇尚创新与探索,反对因循守旧,但容易出现信仰危机,动力不足、彷徨惘然;他们更加自信,但容易过分膨胀,导致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欠缺;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经历,但容易受挫折的打击;他们注重社会交往,但人际关系有着强烈的信息时代特点,往往感到缺少知心朋友而莫名空虚;他们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求,但承受着社会、家庭及个人给予自己的巨大精神压力。面对这一学生群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挑战。为更加清楚地了解“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衡阳某高校2010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特点,为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心理学依据与参考。
  2.研究方法
  选取衡阳某高校2010级全体新生作为研究对象(“90后”大学生占95.95%),有效施测对象为4447人。研究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涉及10个症状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量表采用五点评分制,因子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90后”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与国内成人常模相比,“90后”大学生在躯体化因子上得分较低,在强迫症状等八个因子上得分较高。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90后”在所有因子上得分都显著偏低。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似[2],说明总体而言,“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尽管“90后”大学生常被认为是“非主流”,但是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自主独立、思想活跃、求新求变,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渴求成功,这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会有积极影响。
  研究以10项因子中任一项因子均分≥3作为心理问题的检出标准,结果发现总检出人数为277人,检出率为6.23%。10项因子平均分≥3分的症状因子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焦虑、其他、偏执、精神病性、恐怖、躯体化。分析原因,可能是“90后”大学生刚刚从熟悉的高中进入陌生的大学,面临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一系列问题所产生的心理不适。“90后”大学生生理发展基本成熟,自我意识日趋完善,但心理发展还没有真正成熟,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的内心存在许多矛盾与冲突,渴望独立但又有较强的依赖性,封闭心灵但又渴求理解与交流,情绪情感体验丰富且波动较大。此外,“90后”大学生喜欢彰显个性、我行我素,对未来有更多期望,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较大压力。由于个性不合,“90后”大学生往往会产生较大的人际与情感困扰,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3.2不同群体“90后”大学生SCL-90结果的差异比较
  在性别因素上,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等八个因子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男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优于女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说明“90后”女大学生在入学后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更多,需要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定位使“90后”女大学生面对更多的社会歧视与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女生依赖性较强,感情脆弱,情绪波动较大。当初次远离父母、独自求学、面对新环境时,女生的适应要比男生慢些,女生抗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影响。
  在专业因素上,文科及艺体类“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理工科类学生,这可能与文科、艺体类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关,他们的感性思维相对活跃,面临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在学历层次因素上,二本“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三本学生,这可能是由于二本“90后”大学生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与追求,因此心理压力相对较大。
  4.建议
  鉴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殊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高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
  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崇尚创新的特点,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基础知识类必修课基础上,应开设“婚恋与性心理”、“成功心理训练”、“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类课程。
  4.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各类教育活动中
  充分利用讲座、学术报告、心理健康电影及读书沙龙、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剧创作与表演大赛等载体,寓教于乐。
  4.3注重个性化及针对性的引导
  高校要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普查情况,认真分析“90后”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特征,对重点人群重点关注。如女大学生、文科及艺体类学生、二本学生等。针对“90后”大学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要特别关注,提出切实可行的辅导对策,为“90后”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
  4.4重视朋辈心理辅导的作用
  朋辈辅导是社会工作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有利于克服高校专业心理咨询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有利于发挥学生心理教育的主体作用,形成“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4]。在高校内成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可以培训大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如心理学专业学生、各班心理委员等),围绕大学生活适应、学习能力提高、考试焦虑调适、社交技能提高、升学及就业辅导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5坚持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而成长的,有调查显示,63.7%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是上网聊天[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网络隐蔽、快捷、实时、互动性的特点,通过网上心理解析、咨询、测验、训练等方式向“90后”大学生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这种在匿名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阻抗,使学生放下顾虑畅所欲言,并且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化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正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111-114.
  [2]刘艳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0,(2):174.
  [3]卢勤,李旭,邵昌玉.2009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以成都市某高校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3):46-49.
  [4]高万红,杨婉秋,马晖.社会工作专业化及本土化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03-2004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9-107.
  [5]王军,朱存梅,赵峰.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34-136.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启动项目(10B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