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引入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玖根 邢若南

  摘 要: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高等教育已逐渐大众化,高校在如何培养学生及如何提高学生从业、就业能力上不断探索,而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高等院校,对于高校的教育改革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更为学生学习实践动手技能及解决就业问题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校职业资格认证 双师型 人才培养
  
  职业资格认证是指对该行业或领域某一岗位上的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水平、水平达到哪一个等级的评价。我国的职业资格认证通常为五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我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主要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和成人培训领域,在普通高等院校当中应用得非常少。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成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新趋势。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高等院校,是改革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它能够影响培养学生的体制与方法,并给高等院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得就业市场的学历高消费正在回归理性,从重学历到重能力的改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前提下,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历证书的获得上,应该是将行业的从业标准与高校教育结合起来,引入职业资格认证是最佳途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相关毕业证或学位证的同时,取得某种职业资格证。这就必须对现有的一些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加针对某种职业的相关的应用及操作性课程,因为在目前的职业资格认证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一种技能认证,考评的是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的引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二、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相应专业实践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训等操作方面的指导,简单理解,即“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技师。目前在高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实践技能操作经验,比如说制药工程课程的教师并没有到药厂实践过,没有制药的工作经验;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师没有干过记者,没有新闻采访的经历,等等。高校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高校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后,必然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既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中的技师或高级技师又需承担学生职业资格认证考评任务,因此通过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师的技师能力的增强,从而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当中还存大很多弊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考试当中往往能得高分,但在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却有所欠缺,是一种典型的“授人以鱼”,而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可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我们可以参考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对学生的培养方式。TAFE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职能,并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工作伙伴鼓励、教授学生相关实践职业技能直至熟练。在此教育理念指导下,TAFE学院以职业为导向,其课程传递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职业技能。因此,澳大利亚高中生毕业后有70%多的学生选择TAFE,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高校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后,学生想获取某种职业资格证书,除了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关键是熟悉实践技能的操作,因为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核心内容是技能操作,而不是简单的理论考试,因此提高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这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自然会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业、就业能力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考的录取率由1998年的34%到2011年的72.3%,招生人数更是从108万到675万,整整翻了六倍多。随着招生人数越来越多,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为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在高校引入职业认证不失为一条好的解决方法。高校毕业生获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职业能力缺乏,在求职过程中可以比拼的只有个人综合素质,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高校毕业生往往被“有经验者优先”、“需从事本工作2年以上”等诸如此类的招聘条件所淘汰。面对目前的就业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肯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并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从而提高职业从业能力,并在进入单位后能够迅速转变角色。从用人单位自身发展角度看,它们毫无疑问都愿意选择具有相应职业能力、拥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通过引入职业资格认证,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提高了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起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从业、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步调并不完全一致,造成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少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而高校引入职业资格认证,既推动了整个高校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又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得学位、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取某种职业的高级资格证书,同时这也为高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虞思旦.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学历教育的现状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12).
  [2]李刚.职业技能教育在高校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7).
  [3]阚雨沐.应用型高校职业技能鉴定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4]丁守成.职业资格认证进入高校教育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2).
  [5]杨庆仙,刘闻慧,何芸.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职业资格认证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2008,(2).
  [6]韦秀芝.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B0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