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庭成员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晓梅

  摘 要: 冲突性话语是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之一,通常情况下,冲突性话语产生于异议、辩论、争吵、批评、责任、质问等言语行为。冲突性话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正面语用效应和负面语用效应。本文从冲突话语的起始,展开和结束三个不同的阶段,运用语用学得相关理论,看话语冲突是如何引发这两种效应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可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及其影响等提供更合理的语用学解释。
  关键词: 家庭成员 冲突性话语 语用学 正面语用效应 负面语用效应
  
  1.引言
  在会话、访谈等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由于对同一事件持有不同的意见、观点、立场、视角等往往会出现争吵、争论、反驳、反对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诸如“争吵”、“争论”、“反对”、“反驳”等言语就被称为冲突性话语。冲突性话语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因为意见分歧在用语上所引起的某种对立或争执状态,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Leung,2002)。由于冲突性话语广泛存在于现实交际,并且十分复杂,因此有关冲突性话语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注意力。
  2.研究背景
  国外的冲突性话语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A.Grimshaw在1990年出版的《冲突性话语》(Conflict Talk)中。该论文集收录了世界各地冲突性话语研究者发表的12篇论文,涉及课堂冲突性话语、法庭冲突性话语及家庭冲突性话语等方面。比如William Corsaro和Thomas Rizzo把美国幼儿园孩子的冲突性话语和意大利某幼儿园孩子的冲突性话语进行了对比研究。然而直到21世纪这一研究才逐渐吸引国内学者的眼球。赵英玲(2004)对冲突性话语分析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利用民俗学方法分析汉语,对汉语中的冲突性话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分析;冉永平(2010)进行了有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分析了冲突性话语的语用效应,阐释了适应论下冲突性话语的趋异取向。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于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们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自然语言为语料进行分析的。事实上,由于冲突性话语在现实交际中广泛存在,且十分复杂,又难以捕捉,因此本文试图用前人的研究方法对一些剧本和影视作品中的冲突性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扩大研究范围、开阔研究视野,对日常生活中人们更有效地利用积极的冲突性话语、控制消极的冲突性话语提供理论指导。
  3.冲突性话语的两种效应
  Eisenberg和Garvey(1981)认为,反对、异议等可以针对某一行为、请求、断言等,并引发听话人的对立性回应。通常情况下,冲突性话语产生于异议、辩论、争吵、批评、责任、质问等言语行为,源于交际双方在认识、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趋异,甚至对立。冉永平认为,针对说话人的话语,听话人的回应主要体现出两种可能性:第一,表示否认、反对、反驳等,即出现冲突性回应。这样就会加剧对方的对立,引起抱怨、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影响人际和谐,这是冲突性话语的负面语用效应。然而,冲突性话语也会产生正面语用效应,可以改善并提高人际关系,或者因冲突消解后加深交际主体之间的情谊。一般负面语用效应更为常见。第二,表示接受、认可、妥协等,听话人会出现缓和性话语,或回避对方的冲突性话语。这样会弱化双方之间的言辞对抗,进而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这与上面提到的正面语用效应是一致的。
  4.冲突话语分析
  冲突话语是如何引发上面两种效应的呢?下面就这一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4.1冲突话语的开始
  在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的语言学家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后来由美国的J.Searle补充完善。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说出某种语言就是在实施言语行为,如做出陈述、发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说话即在行事,意义等于某种行为,任何语句都带有言外之意的特征。根据施事行为可以将冲突话语的开始方式分为以下几类。
  4.1.1表态类
  由说话人对某人、某事或某物发表看法而引发的冲突性话语,我们称之为表态类开始的冲突性话语。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既然要交流思想,当然就要交换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听话人对说话人所陈述的内容会表示赞同或反对。当听话人反对,也就是不承认说话人所陈述的内容时,会以直接否认或者反问的形式表示自己心理的不满情绪。说话人如果不甘示弱,继续坚持己见,这事交际双方就会发生话语冲突。例如:(情景:夫妻看完电视剧《还珠格格》后,发生争执)
  ①A1妻:我就乐意看紫薇。
  B1夫:紫薇有什么好?赖赖唧唧的。
  A2妻:赖赖唧唧我也喜欢。
  B2夫:整天忧这个愁那个,一看就闹心。
  A3妻:你闹什么心,人家紫薇又没愁你。
  B3夫:你这是哪跟哪呀?得,别唠了。
  A4妻:不唠就不唠,谁乐意和你唠咋地。
  在这个情景对话中,说话人妻的A1话轮是对电视剧中人物的一种表态――“我喜欢紫薇”,而B1话轮对A1话轮直接进行了否定――“有什么好的,赖赖唧唧”。在A2中,妻子又表明就算紫薇多愁善感、赖赖唧唧,自己还是很喜欢,紧接着B2丈夫又进一步反驳妻子,认为紫薇让人闹心。丈夫否定性的回答引起了妻子强烈的不满,一步步地使冲突加剧。
  4.1.2指令类
  首先看下面的例子:
  ②妻:吃完饭你把碗洗了。
  夫:不行,怎么老让我洗碗?你放假回家洗过几回碗?
  妻:我老做饭啊。
  夫:做饭就不用洗碗了?做饭洗碗本来就是女人的事。
  妻:那你准备干什么?
  夫:干大事。
  ③父:跟她分手,以后不准往来!
  儿子:办不到!这是我的自由。
  在指令言语行为中,交际的一方命令另一方去做某事。针对发话人的指令,受话人要么表态从命,要么表态拒绝。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受话人拒绝接受对方的指令,导致双方正面的冲突。
  4.2冲突性话语的展开
  在一部分冲突性话语中,两三个话轮就结束了话语冲突,而相当一部分冲突性话语包括交际双方几个回合的唇枪舌剑才得以告一段落。下面看这些回合是如何展开的。
  4.2.1重复再用式
  在这一类型的冲突性话语展开过程中,一方利用另一方的话语结构模式,稍加改动再还给对方,我们称之为重复再用式。尽管原来话语与重复后的话语表面结构是一样的,然而意义是不一样的。所为所指发生了变化。受话人用发话人的话语来反驳攻击对方,形成一种以牙还牙的阵势。
  ④夫:你永远是这样,尖牙利齿!
  妻:你永远是这样,冷酷无情!
  4.2.2反问质疑式
  在这一类型的冲突性话语展开方式中,一方对另一方话语中的措辞或者言语行为提出反问质疑,提出反问质疑的一方语气中往往带有挑衅之意。话语冲突的过程中,针对一方的反问质疑,另一方也可以用对抗性方式来回应,表现为双方都想用“更胜一筹”的言语策略来打击对方的锐气。
  ⑤(夫妻二人争吵后站在家门口正要拿出钥匙开门)
  A1夫:你――还是你来吧!
  B1妻:你不是也有钥匙吗?
  A2夫:这把钥匙对我来说还有意义吗?
  B2妻:那就留着做个纪念。
  A3夫:纪念?纪念即将失去的这个家?NO!
  B3妻:OK。那就扔掉它!
  A4夫:扔掉?让别人捡去了,半夜来开你的门怎么办?
  B4妻:那正好啊!免得我夜夜春宵独自眠,寂寞难耐。
  在这段对话中,交际双方共使用了4个反问质疑式的话轮,包括丈夫的A2、A3、A4话轮和妻子的B1话轮。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冲突性话语的交际双方针锋相对,言语中充满着挑衅和对抗,火药味十足。

  4.2.3替换纠正式
  这种冲突性话语的展开方式是通过“替换”来完成的,用一个结构功能相似的词来替换发话人话语中的另一个词。在替换的过程中往往要重读这个替换词,以产生一种对比的语气。替换纠正式通过替换来纠正对方的话语,表明受话人的反对态度。在这种展开模式中,对立双方的话语具有结构相似性。例如:
  ⑥(一对夫妇在买桃子)
  妻:挑硬的,硬的好吃。
  夫:挑软的,软的好吃。
  妻:不对!硬的吃起来酸酸甜甜,才爽口。
  夫:NO!软的吃起来香香甜甜,才够味。
  妻:买硬的!
  夫:买软的!
  妻:那好吧。你挑你的硬的,我挑我的软的。
  4.3冲突性话语的结束
  如何结束一段谈话也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谈话的结束是经过谈话双方协调活动的自然结果。在冲突性话语中,经过几个轮回的争执,双方协调互动,最终一方被另一方说服,接受对方的观点,或者服从对方的命令,使得矛盾得到解决,这是最典型的最常见的一种结束的方式。
  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提出面子理论。他们认为:“面子实际上是一系列只有他人才能满足的想法和希望。面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面子,即不愿意被对方反驳的希望,一类是积极的面子,即希望得到对方的同意、认可或赞许。”冲突性话语行为在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属于“威胁面子行为”。冲突性话语的形成与始发语是否为威胁面子行为关系不大,而始发语的应答语大都威胁到对方的积极面子,语言较为犀利、尖锐,为对方留面子的余地极少。从冲突性话语的结束方式来看,当话语冲突发生时,交际双方如果能机智地应对,更多地使用幽默策略,将会主动地化解冲突,实现积极的语用效果,从而优化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
  5.结语
  总的来说,冲突性话语是与论辩、争论等对立性话语相伴出现的,随言谈交际的推进而变化,并影响交际效果。冲突性话语的引发、升级和结束等不同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双方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手段实现人际关系的解构和建构。通过对冲突性话语这一种语言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特定语言现象与语用视角的有效结合,可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语言形式及其影响等提供更合理的语用学解释。
  
  参考文献:
  [1]赵英玲.冲突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4,(5).
  [2]冉永平.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2010,(1).
  [3]冉永平.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10,(5).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李慧芳,李长忠.《简・爱》的冲突性话语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6).
  [6]赵忠德,张琳.从关联理论看话语冲突[J].外语教学,2005,(1).
  [7]李祥云,张德禄.争吵话语结构特点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
  
  (作者系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08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