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足教学四性 提高德育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精力、时间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立足教学的针对性、实际性、潜导性和辨证性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品德社会 教学实效 立足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精力、时间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立足教学的针对性、实际性、潜导性和辨证性
  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就是指教学要“有的放矢”地进行。首先要找准“的”。其实,在学生身上不但存在着消极因素,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如我们常说的闪光的心灵,良好的品行等。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上、认识上或行为上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从理性的高度去认识它。只有让学生从理性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闪光点”才能使学生中的不自觉的行为变为自觉的行为,并得以弘扬,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走上“长善救矢”的宽阔的道路。其次,要研究“矢”,“的”也得选准,否则“矢”放出后也不能中“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那可没有达到目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人情人理上下功夫,要“人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振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消极因素的情感探究,转变是非观念。要“入理”,注意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说理的艺术和技巧,就要用理的力量去征服和打动人心。例如学了《生日快乐》这一单元后,笔者建议学生准备一下:该怎么为好朋友送上生日的祝福?在一周后的班会课上,笔者为大家召开班级生日聚会,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佳作”:有的自己动手利用各种材料为同学制作贺卡,写上几句表达自己心愿、送上美好祝福的话;有的学生为朋友画了一幅图,旁边写下几句涂鸦小诗;还有的孩子自告奋勇上台载歌载舞,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些看似平常的作业,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又切合学生的内心需要,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自我、他人的尊重和珍惜,彰显了生命亮色。
  
  二、密切教学的实际性
  
  有些老师出于“好心肠”,往往拔高教学的要求,这样不但不会增强教育效果,反而还会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感,使学生处于恨铁不成钢的境地。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注意从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出发。
  1.在活动中参与学习。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必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感悟、多体验,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化,达到“教学做合一”的境界。教学《学做文明人》这一板块,笔者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模拟生活的情境来演一演:当家里来了客人、和父母去做客、去看演出、陌生人来敲门等,在生生、师生的活动中,学会了如何正确为人,改变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感悟的过程。
  2.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合作学习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例如学习《我心中的春天》,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编“把春天留在我们身边”的手抄报。课堂上,笔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先小组内讨论取什么刊头、合理分工,然后合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虽然整个课堂看上去乱糟糟,但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率真地展露着真实的情感,充盈着放飞的心灵,飞扬着独特的个性,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在探究中主动学习。在孩子的眼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迷,我们要鼓励他们去探索这个未知数,引导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取一切。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的知识能力等状况,让他们采用“调查”、“实验”、“探索”、“创造”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收获。如教学《生活中的小创造》,笔者就让学生先对身边的东西进行探究,讨论,发现其不足之处,再问你有什么奇思妙想吗?充分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时间,学生们兴趣盎然。然后结合语文的小练笔:“同学们,你们都是未来的科学家,那现在就让你们的发明创造呈现雏形,把他们在笔尖下流露出来吧!”稚嫩的探索成果挥洒着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天赋!
  4.在学习中张扬个性。尊重和发展个性意味着教育在本质上的回归。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成长的足迹。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按照我们设计好的思路,去理解、思考问题。我们要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要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课堂自由挥洒个性。比如在学习《衣食的来源》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呢?”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懂得了要爱惜粮食。”有的说:“人们衣、食方面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还有的说:“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以前我有点看不起他们。学了这课后,我为他们而骄傲……”课堂,因为有了孩子们的个性化理解而演绎出精彩。
  
  三、发挥教学的潜导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在引导儿童时,应该考虑是否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形成有关。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课堂上学的、说的是一套,在实际生活中再现的则是另一套,出现知行脱节、知行背离的现象。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想与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要想与学生进行交流,就要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在需求,就要关注自己的劳动能够给学生和自己带来乐趣,而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要关注自己具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修养,具备高超的教学机智。只有这样,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教学行为具有“点石成金”的功效,才能使教师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指引者。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动态生成,给生成留出空间。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学习《父母的难处》,笔者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对父母工作和生活情况的记录和探究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谈了父母的艰辛和自己的感激,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学生甲抱怨说:“我的父母很少和我沟通,回家老板着脸,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要求我这要求我那。”
  学生乙也诉苦:“我在校时间几乎和父母的工作时间相等,回到家还有家庭作业,而父母除了一些家务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用于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我比父母更辛苦!”
  学生丙也发牢骚:“我的父母不爱学习,而只知道对我的学习监督得很牢……”
  没想到,这些学生的“探究结论”引发了很多学生的共鸣。笔者原来希望学生通过探究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现在几乎变成了对父母的抱怨。怎么办?课堂成了对父母的声讨会。笔者马上想到这是生成的资源,是最真实的,最鲜活的,就看我怎么引导和处理,让孩子对父母的误解能拨乱反正,看清父母貌似严肃、苛刻后面未曾言说的用意,并更为深刻地认识父母养家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拳拳爱心。笔者略一思索,计上心来。
  笔者赶紧追问:“你的父母为什么要监督你的学习?父母为什么会板着脸和你说话?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样的话?让我们回忆一下。”
  学生甲:我的爸妈在外是做体力活的,他们每天回家总是很累的样子,话都不愿多讲,看到我老看电视,就会训我了。
  学生丙:我的爸爸妈妈常常教育我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才有出息,所以每天督促我做作业,一发现我不认真就要批评。
  师:同学们,老师自己也是一名家长。我先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每天6点起床,7点到校。在校时间基本是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回家后常常要备课或写文章,比如昨晚我就要为今天的课做准备,一直到11点才睡。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有时自己在忙,孩子过来打扰,可能心情就会不好,真希望孩子能乖一点,自己一边玩去。我相信你们的父母一天忙下来了,也许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改变,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不会变。无微不至是爱,放手给你空间更是爱;轻柔的关怀是爱,严格的要求甚至偶尔的责备都是爱。真是细微之处藏真情,平凡之中见伟大!父母的爱无时无刻不充盈在我们周围,就看我们有没有发现爱的眼睛!
  (学生若有所思地听着,不时地点着头)
  师(趁热打铁出示一连串问题):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做道数学题,进一步体会父母养育我们的不容易。请你计算一下,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多少日子?这么多年来,父母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父母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父母语重心长教育你好好学习健康生活的话有多少句?这么多年来,我们与父母相处中有多少个感人的故事?你能算出父母的爱值多少斤?(学生动笔算,然后很多同学为难地放下笔。)
  生1:老师,我算不出来,父母的爱没法算!
  生2: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平时却没注意到。
  生3:我妈妈才30多岁,可脸上已经有不少皱纹了,为了家,为了我,妈妈太操心了。
   生4:为了养育我们,父母真的很辛苦!
  生5:我太自私了,只知道埋怨爸爸妈妈,却从没看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们对我的关心!
  生6: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爱 ……
  尽管课堂生成影响了预设的教学任务,但在这意想不到的“声讨”会,在笔者的引导下仍然成了一次生活访谈,一次真情告白,让差点搁浅的情感之舟又平稳驶向了爱的海洋。作为教师,在反省预设的不完善的同时,也为意外生成而感到欣喜。数字计算让学生直面父母每时每刻对自己付出的爱和辛劳。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强行灌输或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平凡!当然也会润物无声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和社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活的,是充满变数的。当教学流程偏离预设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课堂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充分发挥教育的潜导性,做到“润物细无声”。
  
  四、注意教学的辩证性
  
  我们强调用辩证观点认识事物,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我们也要强调用辩证的观点来教学,那种怕将社会阴暗面引进课堂的想法,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现在的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除从学校教师那里获取信息和教育外,还从广播影视、书刊、家庭、朋友及社会其他交往中获得大量良莠兼备、美丑并存、真假难辨的信息,思品课教学如果仍然习惯于一味向学生灌输好的、正面的东西,而对坏的、反面的东西却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那么,当社会上的那些消极因素,阴暗面印进学生脑海时,他们便会对老师所讲的道理产生怀疑,甚至产生逆反情绪,这就严重影响了思品课的实效性。教师有意识地“引进”一些社会现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然后再引导他们去分析、判断、评价。加强学生对事情甄别能力的提高,实事求是地做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改革开放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既解决他们头脑里实际存在的问题,又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学会辩证地认识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现象,提高他们对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适应、鉴别和应变能力。
  《我的邻里生活》中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主题,课文中三幅图片所展示的是邻里亲人――邻居家的爷爷、阿姨和叔叔对小伙伴的关爱。这样的事例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有过体验,怎么教才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呢?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邻居是谁,说说自己家和他们家的故事。学生畅所欲言,叙述着和邻居家的友好故事。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到“远亲不如近邻”这个主题了。可这时有个学生在位子上嘀咕,说他家和邻居家是死对头。笔者故意顿了顿说:“这种情况确实有呀,牙齿还要咬舌头呢!你们谁家平时和邻居家不来往或者有矛盾的?”有几个学生举手。“那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你们和邻居家关系不怎么样呀?”“我家和邻居家都比较忙,平时接触不多,再说也没什么需要来往。”“我的邻居经常喝酒,酒后的样子很凶的。有一天中午我在院子里踢球,他就跑过来气势汹汹地骂我。”……笔者问:“如果有人在你家院子里踢球,吵醒了你家正在午睡的爸妈,你有意见吗?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说“假如别人为捉一只小狗,跑到我菜地里乱踩,我肯定也会阻止的,那人也太不尊重别人劳动了”。有的说“我不会跑到别人菜地里去,我会想个办法把小狗骗出来。”有的说“假如我是那个邻居的话,我不会训斥一个小孩,我会告诉他怎样正确处理这件小事。”……“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因,那么你们想和好吗?怎样能和好?小组讨论,商量商量办法。”老师作进一步引导,引导到“学会宽容,将心比心……”
  这里,老师没有命令式的“教训”,也没有没完没了的“灌输”,有的只是和谐平等的对话交流和辨证的引导。在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中,师生共同分享了好邻居带来的快乐,一起分担了来自学生邻里间不和谐所带来的烦恼,一起出谋划策处理邻里关系。在辨证的引导对话中,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了自己的现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方法。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融为一体,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是传授道德规范的传道士,不是知识的权威,不是道德价值评判的独裁者,而是他们一起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个性与社会融合的过程,是人文与理性结合的过程,更是教者导向与价值体现的过程。教学效果与社会效应要成正比的发展,我们必须对教学工作做质性发展的长期评价,扎扎实实立足“四性”开展教学,真正发挥“学以致用”的效应,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成为品德与社会教育!
  
  参考文献:
  [1]方晓波,陈光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品生.学生德育工作[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3]张文胜.品德社会课有效教学例谈[J].小学德育,20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3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