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入假说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幼君
摘 要: 在外语教学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力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学生基础薄弱和听力教学模式陈旧两大主要问题,本文在输入假说理论基础上,对听力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输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输入假说 可理解输入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1.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内容包括:(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输入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他把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他的专著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克拉申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同时他认为在五大假说中,输入假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Krashen,1982:9)。就高职英语听力教学而言,怎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语言输入机会以提供给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材料量,如何控制“1”这一不定量,怎样才能增加学生们可理解的输入量,更高效地提高听力水平,正是本文所想谈论的内容。
2.输入假说
在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中,输入假说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旨在回答人们是怎样习得语言的,它认为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是可理解输入和低情感过滤。而学习者可以通过语境和额外的语言信息,习得含有比现有水平稍高阶段的语言结构。在输入假说中,他提出了著名的“i+1”模式,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他认为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没有帮助,因为对于学习者来说输入太难,会干扰信息的传送,这种难度是“i+2”的水平;而如果语言输入完全可以被理解,过于容易,学习者就接触不到新东西,这种难度是“i+0”的水平。因此,最理想的语言输入难度应该是“i+1”。学生只有接触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1输入假说的理论依据。
输入假说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保姆式话语”,是指在幼儿的母语习得过程中,成人为了使幼儿能听懂或理解新事物,特意挑选过的以适合婴幼儿当前语言能力的语言。
第二个理论依据是语言学习沉默期,指幼儿在自然、非正式的语言环境中,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说话的那段时间。沉默期,幼儿只听不说,对可理解语言输入进行加工、整理,积累语言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在消化后,幼儿似乎下意识地习得了语言。因此,克拉申将此作为“输入假说”中所做的,关于“外语学习者通过听和理解,建立了足够的语言能力后,说的能力便自然产生”的推断依据(卢迪,2008)。
第三个理论依据是“沉浸式”教学法的成功。Swain观察了沉浸法教学,她认为沉浸法教学的成功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Swain,1985:252)。克拉申由此认为,“说”对外语习得并不必要,语言输入所起的唯一作用是进一步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2.2输入假说所要求的四个重要因素。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人们学会第二外语主要靠自然习得。其途径是在最小或没有心理障碍情况下,给语言习得者提供大量的充足的语言输入。最佳语言输入包括四个必要条件:(1)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2)输入必须是有趣的且密切相关的;(3)输入不应该按语法顺序编排;(4)输入必须是大量的(Krashen,1982:63-73)。
3.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的样本为该高职院校2010级学生,共500人。涉及的专业有应用英语、旅游英语、财会、计算机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等。根据学法指导的有关理论并结合心理学规律,我们将问卷分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并对学习成绩及学习兴趣的产生进行归因,问卷共设16个大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和是非题形式。学生不署名答题。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职听力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3.1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三校生”,他们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缺乏必要的听力训练,听力一直是各项语言技能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这主要体现在:词汇量有限,发音不准确,对语法一知半解,对英语文化和背景知识知之不多,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他们听力理解能力。而且,部分高职学生在上大学前未上过听力课,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听力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知识。他们无法将语言的声音信息与其所代表的符号和其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结果只能通过视觉来辨认和接收学得的语言知识,而无法通过听觉进行,因而造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加上失落感和自卑心理较重,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
3.2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学生。
我国英语教学多年来,没有摆脱以考试为指挥棒,搞应试教学的局面,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听力教学已经告别了以录音机和磁带为主的时代,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建立和各种教学光盘的出现,为新的听力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必要的技术和知识,只是简单地变操作录音机为操作键盘和鼠标,简单地用光盘取代了磁带,在听力教学中仍使用单调枯燥的教学套路:听前介绍单词和背景―听录音材料和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再放录音。这样抹杀了学生的兴趣,使听力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另外,面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提高听力水平”这一问题,教师往往笼统地建议学生多听多练,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等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方法,这样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听力水平的兴趣。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也发现,高达78%的学生不喜欢目前的英语听力课,而不喜欢的原因中,“基础差,听不懂”的占了60.5%,其次是“教师上课内容不能理解”。由此我们得出,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基础差又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老师上课内容。同时,我们发现喜欢上听力课的22%学生中,喜欢的最大原因是“教师上课的内容易于理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把增加“可理解输入”作为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急需改进的内容。
同时,分别有47.5%和45%的学生认为听力成绩好坏在于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有31%和36%的学生把成绩好坏的原因归在环境因素,认为教师的教学和他们的英语成绩有很大关联。由此可见,学生对听力课程喜爱程度及学习成绩优劣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4.基于输入假说的解决策略
在输入假说理论中,克拉申认为接受性语言行为(听、阅读等),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学习者接触到大量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并提供足够数量的输入,语言习得就会自然产生。因此,我们想通过探讨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的有益启示,针对目前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使有限的英语听力教学更富有成效。
4.1输入的材料必须是可理解的,这就要求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解决语言输入问题。
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学习者必须获得难易程度相当的语言输入。因此,听力材料应该难易适中。首先,听力材料中的单词和语法大部分应该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或熟知的,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语言输入材料中新的语言形式。其次,语速应当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听力的原则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听懂听力材料,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必要的语言输入,进而习得语言。再者,从交际入手,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设备及身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输入”。要尽量使用英语教学,而且“教师用语”要调整到接近学生水平。在输入时,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教授方式或在同一环节采用多种方式来处理,让学生常常有新的体验。成功的输入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真实有趣的,和生活学习密切相关。
听力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材料的语言自然,符合真实的交际情况,如真实反映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工作交往的对话、文章等。趣味性是指材料要有趣、有意义、不枯燥。听力材料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有声杂志和书报、广播电台和电视网络。来自书报杂志的听力材料有很多,学生的课本(北外何其莘主编的《英语初、中、高级听力》),是系统练习听力、提高基础听力的好资料。
另外,最近几年市面上销售的英语听力资料和有声杂志也多了起来,选材地道、内容丰富的材料十分适合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以及了解西方文化。还有英文原版经典电影和歌曲,学生感兴趣,可以反复听和看,既有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又有利于提高听力,积累口语知识。美国的VOA、英国的BBC等英语广播节目是标准的美式、英式英语,而且这两个电台都有专门针对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节目。我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有各种英语节目,学生平时可以多听,养成每天收听的好习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学习素材,极大地方便学生业余时间自学。
4.3选择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
Ellis认为,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受到语言学习观念、自身的因素以及学习背景和环境的制约。所以除了主观能动性外,客观的学习环境的制约也使具有相似的学习背景、学习任务和学习条件的学习者群体表现出某种共性。所以要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水准,营造特定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是十分关键并且值得教师们思索的。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能向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英语学习环境:只要合适的机会出现时,教师便应及时、大量地提供能被学生理解的语言输入。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机会,进行有意义的交际。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由于失落感和自卑心理较重,大都对英语学习不抱很高期望,采取消极应对的方式。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多角度地设计课堂教学。在听力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发言、运用视听或多媒体设备等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待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大胆表达。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教师都应给予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4.4适当运用语言输入的技巧。
在听力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教师们在安排教学时做好听前、听中、听后三个步骤。
4.4.1在听材料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背景知识来激活大脑里已经存储的相关信息。可以给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提示难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听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扫除听的困难。尤其是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听力材料本身就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不能真正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也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鼓励他们多看英文电影、报纸、杂志,多听英文歌曲、广播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4.2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听关键词、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记下关键词、主题句,最大可能地获得准确的信息,并由此判断文章大意。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猜测,并用英文的思维进行思考,多听多练,培养语感,从而判断说话人的意图,提高语篇分析的能力。
4.4.3听后要注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组织学生复述、总结和讨论所听内容,这样可以加强记忆并增强知识的储备。容忍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Chomsky指出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因此,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教师不必苛求学生,每错必纠,以免打断正在进行的语言活动,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5.结语
听是语言学习和实现交际的必要手段,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必须努力克服各种障碍,只有不断改革创新,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提高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高职英语的实用性。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启示我们,在听力课堂上,足够量的可理解输入、有趣的语言材料、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法、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等都可以达到输入的预期效果。由易到难、由慢而快,循序渐进,尽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科学地训练和掌握一定的听力技能、技巧,都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Krashen,S.D.Writing:Research,Theory and Applications[M].Oxford:Pergamon,1984.
[4]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5]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6]翁燕衍.第二语言习得“输入假说”评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7]郑晓泉.改进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03.
[8]罗立胜,李子男,葛岚.克拉申语言输入与外语教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