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全莹
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我在教学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口语交际”,同学和老师一样,现在该怎样上课?怎样的课才是一节成功的课?新课程的变化使我们老师有些不适应教学,甚至会对教学理念产生误解,这节课该怎么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建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农村孩子大多数对老师有种畏惧的心理,缺乏信心,平时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说出很多,但如果单独让他说,他就马上紧张起来,急得红脖子涨脸,结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我就向他投去鼓励的眼光,微笑着让他大胆一点,顿时他紧张的心情就放松了。
做好了上一个环节,这时就要穷追不舍,对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用清楚、通顺的语句把一件事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清楚,结果发现有的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有的学生没能围绕主题展开,分析其原因,才发现由于准备不足,急于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时刻想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里来,就不断地提问,虽然有些问题是有价值的,但是难免就会出现泛滥。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准备不足,导致效果欠佳。如我问学生:“你在生活中遇到哪些值得你敬佩的人?”学生的回答非常积极:“老师、父母。”这个回答很好。但我对学生的评价只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可以。”我们能否再多列举一些呢?糟糕至极,这足以说明准备不充分导致这样的一个闪光点变成了败笔,所以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要预设,让学生做好课堂准备的同时老师也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也应该慎重,不能轻易地去给一个不适应自己思路的问题下结论,否则更多的将是错误。要注重学生听说的训练,让学生会评价,“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当然这需要我们有渊博的知识,要靠平时多积累才会胸有成竹。
要想学生口语表达清楚通顺,还得让学生从小养成多读多看的习惯,长期积累,从而丰富自己的词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词汇,学生才会有话可说。组织二年级的学生阅读故事书、童话书,读过后把里面自己认为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口语表达果然提高了。
另外,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老师的教学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学中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肢体语言经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教学模式的转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课堂上,我用亲自范读、领读的方法进行训练,然后让学生自己在会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朗读收获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明白,与别人交谈表情要自然大方,要有礼貌,要有表达的信心,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大胆、积极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抓好今天的口语训练就能成就明天的社会交际。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东木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