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绿色教学――彰显思想品德课堂新境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喜欢纯净的“绿色”,吃“绿色食品”、用“绿色产品”、过“绿色生活”。“绿色”一词在字典里的本义是指颜色的一种。然而当今世界因人类环境的变化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赋予了“绿色”更多的意义,更深、更浓厚的人文性含义。现在对“绿色”的解释有:健康的、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等意思。现在的“绿色”,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在教育领域,“绿色”则衍化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绿色教育”,其实质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绿色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也应该进行“绿色革命”,提倡“绿色教学”。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绿色教学”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源,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共同的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决定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绿色教学”倡导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教师要勇于蹲下身来,与学生共建课堂,一起学习、讨论、反思,与学生融为一体。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不再是令人窒息的机械加工厂,而是学生思维活跃、智慧碰撞的场所。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绿色教学”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让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追根溯源是教学中老师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把学生当作一部机器,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却完全背离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卢梭曾说:“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断伤的结果。”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绿色教学”倡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寻找材料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三、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是“绿色教学”的关键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开放和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要求教师在对文本进行静态的弹性预设的同时,更要追求课堂现场的有效生成。古希腊有句名言:“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式教学活动,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让学生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是“绿色教学”的助推器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绿色教学”倡导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心理需求,要用对孩子们的积极评价来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学会自信,以此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受表扬,不愿挨批评,有的一挨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当众不留情面的数落,粗暴的训斥,或者不厌其烦的劝说,却收效甚微。
  五、关注育人功能是“绿色教学”的主线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因此,“绿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塑造学生完全的人格,使他们学会做人和处事,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和谐相处。在课堂上,教师重视的不仅是学生“记住了什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懂得了什么”。
  思想品德课堂的“绿色教学”,立足课堂,追求师生教与学的活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努力实现“绿色教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岸头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