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工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卫忠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路、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具有概念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完成在校学习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谈电工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激发兴趣
绪论,是学生接触电工学知识的第一堂课,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这也是“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首先可结合当代电工电子新技术、新器件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科学技术,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其次,还应介绍电工学与所学专业的关系,明确课程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最后,从身边入手,找一些小产品,如:日常用稳压器、充电器和收音机等。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从中让他们发现把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变压器等元件通过某种联结组合就构成一个实用电路,从而引出学习这门课的目的,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的理念
《电工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其基本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应该尽量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电路部分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机与控制及安全用电部分主要讨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电子技术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功能及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应用。而电子测量部分介绍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实验,可以放到实测中去讲解和应用。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联系起来。
三、针对不同章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启发式设问引疑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发挥指导作用,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提问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之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联想,或渗透本课的学习目标,具有较好的效果。例如,以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而短路跳闸时电力系统中又会产生哪些异常现象?电费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就是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当然,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2.类比法以旧代新,比较记忆
《电工学》中有些概念、原理比较接近,学生容易混淆,可以在讲新课概念时,用类似的旧概念作类比引入,或者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类比讲解,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助于区别概念,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讲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可先复习变压器的知识:由铁心(磁路部分)和线圈(电路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并将其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类比:电动机的定子类似于变压器的铁心,产生磁场,但又有所不同;转子类似于变压器的线圈部分;工作原理均为电磁感应原理。这样的温故知新顺理成章,既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又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知识点,对相似内容进行区分。
3.比拟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实质,提高学习兴趣
有些章节概念不容易理解,合理采用比拟法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利用比拟法,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既电压)比拟为高度差。把讲台的桌面高比拟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如地面、讲台的桌面、屋顶等)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这些值既可以是正值(以地面为参考点),也可以是负值(以屋顶为参考点),也可以为零(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拟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此时无论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加深了对电压和电位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
4.实践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电工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是展示其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为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自感现象”一节时,可以先安排两个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适时引入课题:为什么电路中开关动作的一瞬间灯泡会亮?而动作后灯泡又会自动熄灭呢?这就是今天的主要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主动地融入到所创设的课堂氛围中。总之,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上实验课操作之前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如功率放大器实验,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介.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商继宗,等.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学教研室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