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月琴
数学教学评价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较难进行的一个环节。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能力进行评价,还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插嘴”,勇于质疑。无论课中、课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质疑解惑的过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正在讲课,一个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老师,锐角、直角、钝角这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我先趁势表扬了这位学生,然后顺势从三角形的边、角两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讨论。问题在民主、活跃的氛围中得以解决,而且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一来,既让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可见教师积极的乐观的评价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悟出人生的道理。
二、实施因人而异的标准观
个体的发展具有独特性与不均衡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单凭一张纸、几道题就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的做法在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中要一改舍弃,采取同样的标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唱主角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面对中等学生施教,设计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考性,当然问题也带有一定的梯度,问题提出后不急于指名让举手的学生立即回答,给中下等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看上去似乎浪费了一部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可避免中下等学生上课时思维的惰性,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是旁观者,也是学习的主人,提问的面广,但不是变成与少数优等生的一问一答,而是为中下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优等生来点评中下学生的回答,指出他回答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向中下学生作解说。这样让优生也得到了锻炼,至少培养了他们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
三、达成性量结合的方法观
长期以来,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没有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要把平时课堂记录,谈话记录,课外行为观察包括进来,以促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针对小学生的认知与年龄特点可采用“成长记录袋”“情景测试”“开放性考试”“作业评比”“我的错题集”等评价方法,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客观、全面、准确地描绘学生的发展。
四、形成多元参与的主体观
评价主体多元化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又一评价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的发展。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评价的制度。对于家长,通过“家长开放日”,开家长会,给孩子填评价表,随机评价等方式让其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帮助自己的孩子接纳和认同教师及其同伴的评价结果,对自己孩子的发展过程及时指导监控,让孩子进行自我批评及同学互评,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总之,作为一线的实验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让评价内容丰富多彩,评价方法各式各样,更好地发挥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把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现代教育精神,贯穿在教学评价的始终,使教学评价真正获得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兴化市陈堡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