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教育的几点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建军
摘 要: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说其他课程赋予学生的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好奇的心。
关键词:创造性教育 好奇心 课堂主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
二、创设情境
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文字的魅力》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文字和文字历史及文字分类的关系,激发他们对文字的兴趣,活跃思维,设置一个仓颉造字的场景,使学生明白文字与大自然的关系;文字与生活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了解文字之美。同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进一步了解文字之美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文字、爱文化,爱民族,爱生活、爱自然的态度。
三、培养想象力
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如教学《我们的故事》一课时,学生最注重的是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给学生讲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和心理活动,同时我又在多媒体上进行图片展示。
四、探究释疑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确定创境探究,个性表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育人效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
五、遵循启美、启智、启德、启信这四个着力点
1.启美。启美是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对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传统绘画、雕塑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现代绘画艺术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启智。启智是指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记忆画和想象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布置作业描绘生活,让学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3.启德。德为立身之本。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德”的教育,德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启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对于身处紧张学习生活节奏中的学生,美术课应当是一种精神体操,使学生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因此,选择实施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就应成为每节课的总体构思。用自己的激情与自信感染每个学生,每节课结束前要对好的作业点评,只要是有可取之处的作业,都可以得到展示、表扬,使学生尽情品味收获的快乐。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第八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