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音乐的魅力在于拥有广阔的创造空间,古今有无数的音乐艺术家在这一天地中创造出了不朽的乐章,新世纪的音乐人才也展现出了更强的创造才能。因此,音乐教学应始终围绕“创新”、“创造”开展,将课堂作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本文立足小学音乐课堂,将围绕创造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造教学
  引言:
  创造是音乐的灵魂,一味的学习他人的音乐作品和风格,是无法发展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才的。从小,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化的音乐启蒙教育,使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不受限制,并且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新风格。这对学生的未来艺术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一、建立自由表现的舞台
  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学生对它的理解各有不同,也许最终能够获得情感的共鸣,但他们鉴赏、体会音乐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这并没有对错之分,教师都要尊重、鼓励,给他们一个自由表现的舞台。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给予学生自主权,多让他们表达、感受、理解。如学习《春天里》这首歌时,可以选用简单的材料模拟自然界的声响与创编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情景。教师布置学生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物品:纸、塑料袋、矿泉水瓶、米、细沙、水、杯子、彩色皱纹纸、剪刀……学生依据需要选用,把这些物品当作声源,教室里响起来鸟鸣、风声、雨声、小溪流水等声音,原来他们是揉搓塑料、纸,吹矿泉水瓶口表现凤;用沙或者米放进矿泉水瓶里摇动来表现雨;有的同学富有所创造力,选用自身穿的防雨绸雨衣揉搓发出“沙沙”雨声;还有的同学把皱纹纸剪开当作花瓣和小草装点春天,造就了一幅漂亮的春景,此时师生一起唱一唱《春天里》,唱会后教师给学生分组:有的小组用物品作声源,有的用歌舞的形式表现,有的用口风琴刮奏表现小溪流水声……用鼓表现春雷,用沙巾、花环装扮春姑娘,还有的小组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由基础的学生组成创编小组为歌曲作简单的伴奏[1]。在这场小小的班级音乐会中,同学们完全融入在春天的美好氛围里,参与了音乐实践活动,创造性思维获得了充分的启发。
  二、丰富音乐教学的资料
  想要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的音乐人才,需要大量的音乐知识和作品作为积淀。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将课内外音乐作品和材料整合,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开阔眼界。在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大量的知识积累下,学生们的创造力也将在无声中提高。比如:在学习《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收集、查找有关西藏资料的作业,我也和学生共同收集。学生可以自己去图书室查找、网上搜索、也可以请教家长。结果,同学们从了解西藏入手,有的同学带来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富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圖片资料供同学们欣赏,介绍布达拉宫和白宫的不同,介绍与藏族相关的风俗习惯,知道了日喀则属于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有的同学带来《珠穆朗玛》《青藏高原》《走进西藏》的录音带供同学们欣赏,同学们踊跃发言。谈自身对音乐的感受,还有的带来哈达、酒杯、装饰物等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切身感受被别人献哈达的感觉,还一起观看了软盘上的图片资料……然后再学习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经过这节课使我感悟到:让学生收集整理各种信息也是对他们能力的培养,这种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创新的教学手段,轻松活泼的氛围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每一位信息员在给同学们讲解自己收集的资料时都像小老师一样认真,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
  三、组织音乐创造性活动
  音乐能够使人兴奋,感染人的情绪,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全身心去感受,而不是呆坐在座位上单纯用耳朵聆听。教师需要以丰富的活动搭建起创造化的音乐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造才能的锻炼与增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音乐剧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创作剧本时要求学生在合适的时机加入背景音乐,渲染气氛。比如,当出现工人辛勤劳动的场景时,学生可以播放《粉刷匠》这一首歌曲,让大家感受劳动的光荣感和充实感;当出现划船的场景时,学生可以加入《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背景歌曲;学生还可以将台词改变成曲子唱出来,让表演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新意[2]。总之,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表演和音乐的乐趣,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才能。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造的小游戏,例如,让学生分成几组,每个组里第一个学生随便唱一句,可以是学过的歌曲中的,也可以是自己即兴创作的一句,然后由下一个学生学着唱出来并加入自己的一句,以此类推,看哪一组的学生最后唱出来的最完整。这些课堂上的音乐创造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打破了学生心理上的束缚,发挥学生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乐器
  乐器是学生创作音乐的工具,是学生释放情感的途径,它可以将每一个准确的音符连接起来形成一支完美的乐曲。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途径让学生亲近乐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构成原理,感受它们的音色,发现它们的魅力。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落在起跑线上,为了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便不关心孩子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从小就为他们安排了很多乐器学习特长班,导致学生视乐器为一种烦恼。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喜好所在,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选择适合学生的乐器让他们去学习去演奏。一旦学生将喜欢的乐器变成演奏音乐的工具,就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了。
  五、结语
  没有了创造力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音乐,缺乏创造力的人才不能称之为合格的人才。创造教育要从启蒙教育出发,将这一元素扎根在学生的意识当中,使他们从小便打开思维,感受音乐创造所营造出的“新世界”具有怎样的魅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对自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为音乐教学改革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488.
  [2]王霞.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探讨[J].科普童话,2017,(05):86.
  [3]吴德源.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7,(07):77.
  (黑龙江省大庆市机关第五小学  163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