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新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莉
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是学生们发挥艺术想象,进行美术创造的互动生成过程。以往的美术课,人们重知识技能传授,轻学生练习环节,导致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在低层次徘徊,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分小组合作竞赛方式切人,对美术课学生练习环节进行了一些研究性改革尝试。
一、由“问题小子”的冷漠引发的思考
在《面具设计》课上,学生们按原有的小组,合作完成各自设计的面具制作任务。同学们个个就兴高采烈的开始了他们的设计与制作。当我陶醉于眼前热烈而又有序的学生作情景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小林――我们班的“问题小子”却没有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而是独自一人埋头看《三国志》呢!我批评了他几句,他却理直气壮地顶起嘴来。瞧着他那蛮横无理的样子,我心中的愤怒再也按捺不住了,当着全班同学将他厉声训斥了一番。可是,其他小组讨论的声音也随之逐渐消失了,大家都默默的勾画草图。整堂美术课在沉静的氛围中结束。看着学生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失落和愧疚。
二、由愤怒难平到失落和愧疚后的反思
课后,我意识到这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些不妥,个别学生犯错误,也不应在全班学生面前训斥。小组合作的形式应该受到很多同学的欢迎,有问题一起商议,一起解决,还可以取长补短。那如何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加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呢?
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爱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在教学中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有助于形成“紧张而活跃”的高潮,使每位同学都能从好奇心和好胜心的内需动力源产生出专注、投入和高效意志品质和学习行为。由此,我突发灵感:何不在小组合作中引入竞赛,把无偿给予的“礼品”变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奖品”呢?
三、小组合作竞赛中“馈赠小礼品。调动积极性”的新实践
新的一节美术课开始了,我向全班同学约法三章,公布了评选规则:1,每次作业中评选出有创意、有进步和优秀的作业;2,在评选出的小组中评选出优秀组员;3,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组员的同学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刚一宣布,教室里开始了小小的议论。学生们看到我真诚的脸,个个都跃跃欲试。
这节课仍然是动手制作课,每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了小组合作中。有的小组还推翻了上节课的设计,重新构思了设计方案。所有的同学都全身心投入设计和制作的活动中,想以最优的设计方案和精美的制作彰显自己的能力,组员间密切交流。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又体现集体智慧、团队精神。同学们的想法也越来越新奇,使用的材料也变的多样化,甚至把平时的一些废旧材料都很好的利用到了制作中,作业是千姿百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紧张的气氛、激烈的竞争,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学生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这也正是利用“竞赛”方式学习的主要目的所在。
评选作业是合作竞赛的重要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一律由老师评定的方式。而是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相评比和师生共评三种方式,在这样的评比方式中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作业的评选给课堂带了活力和生机。随后在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诞生了本节课的两名优秀组员,在一片羡慕的眼光和掌声中我将自己画的脸谱赠送给了这三名同学。当然,得到奖品的虽然只有三名同学,然而得到荣誉和成功体验的是这三名同学所在的三个组的全体成员,获得礼物的三位同学和全体组员脸上全都流露出兴奋无比的愉悦神情。
竞赛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竞赛的课堂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者不仅要精心组织教学,而且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提出的问题,关注学生作业,以便及时地给予纠正。既要不时地说一些激励性的话语,如“第一小组的同学暂时领先,其他小组加油啊!”“女同胞们,巾帼不让须眉,加油啊!”等,同时对一些分神的学生进行及时提醒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我在关注他们,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认真地投人到学习中去。
在竞赛式的课堂上,更需要的是教师的爱心!苏霍姆斯基说过:“我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对一些美术才能稍弱的学生,更要倍加关爱,悉心呵护,多看到他们的闪光处,多与他们交流。面对一群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才可获取爱的回报。
时间一周一周地过去了,在美术课上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笑脸,听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笑声,我也被他们的这种快乐感染着,带给了他们更多的知识,他们也带给了我更多的惊喜。在与一些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不断流露出对这个活动的肯定。礼物虽然小,但它带来的是美术课堂更有人文关怀的氛围,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果敢的个性,激发创造潜能,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