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初中语文教学面临巨大变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优化课堂作文教学,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探求的新课题。本文试图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作文教学注重精选文题、巧妙启发,培养学生个性;激发情感,营造健康向上的写作氛围;精心构建生动活泼的写作课堂;引领学生亲历生龙活虎的写作活动;运用电教媒体提高作文的教学与评改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作文教学 个性 写作氛围
多媒体与写作
1.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个人的生活道路而形成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相同,各自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史,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它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的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因此,注重在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培养、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以前作文教学往往无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写出的文章缺少灵气,即使偶有一些佼佼的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干部一腔”的感觉,没有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的足别人的思想。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凭自己主观的感受,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这种作文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1 精选文题,给学生插上展现个性的翅膀。学生之所以谈写色变,视写作为苦事,就在于教师往往出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在于解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刺激性的东西,会引起人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出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题目(与火星人的一次亲密接触)、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目(心中的那一墙绿)、一些新奇的题目(我有一双翅膀)、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日(我当一天校长),就可以对学生的视觉、神经产生冲击力,引发学生个性创作的欲望。同时选题应不限文体和形式,尽量减小“极限性”,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练习,在写真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在实际写作前,要求学生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去触及内心世界就不会写出独创性的文章。应该把表达内心世界的欲望作为最根本的写作欲塑加以保护和鼓励。因此,挑选学生最关注的或最感兴趣的话题为作文题,让他们写山自己的经历,表述自己感受到的和想象出的事物,是个性扬帆的关键。
1.2 巧妙启发,使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腾飞。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自由写作的本领,启发式指导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最好的作文应观点新、角度新、材料新、构思巧,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启发和指导。在指导中,教师的任务是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在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的尝试过程中,教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于同一个作文题日,学生愿怎样写、写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决定,不能强求一律。更不能以所谓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作文同其它作业相比,它所要求的智力活动无疑要复杂得多。教师的启发指导应以“求异”为主,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尽量“求异”,发挥自己的创见。
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还是检测语文素养整合与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初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内在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初中作文教学倍受关注。语文新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新标标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周密细致地列出了十条写作目标:在“教学建议”的第五条又用了五个语段加以阐述与提醒;在“评价建议”的第三部分又列出了四大要点。研究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作文考查形式异彩纷呈,作文能力检测的力度呈上升趋势。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优化课堂作文教学,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探求的新课题。
2.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要激发情感,营造健康向上的写作氛围。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然,明确作文教学目的,激发情感,激发写作兴趣,营造健康向上的写作氛围,是优化课堂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的最佳途径。笔者曾对两个班级的七年级新生的写作基础进行摸底、调查,发现以下问题:有的学生写作思维低幼化;有的学生写作素利空洞、语言僵化,缺乏真情实感,甚至有损诚信美德:有的学生写作结构和卷面缺乏美观整洁,如:一板文、标点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等;有的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与信心甚至讨厌写作……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的历史使命相当重大。
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可见,学生想学与乐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作文心理,善设机巧,从营造健康向上的写作氛围入手,激发学生主体的写作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面对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作文课,教师不妨来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同学们,快乐暑假已轻轻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在这个不平凡的假期中,大家肯定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看过许多难忘的书和影视,想了许多充满趣味的问题……那么,大家愿意说给新老师和新同学听听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已喜形于色,跃跃欲试。不一会儿,小组内的交流就象炸开了锅,充满着表现欲,渴望被新老师和新同学认可、赞许的同学大大方方地畅所欲言。自尊、进取、好胜的同学还会接二连三地举手,毛遂自荐加入大班交流发言。在这种热烈而融洽、热闹而有序的氛围中再推进到写作的程序,同学们不亦乐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写作是表达内心情感与自我体验的需要,丰富的思想情感是创作的前提。
也许有人说:七年级学生的情感易激发,八年级和九年
级学生显得老成,有那么点冷眼旁观的味道。其实不然!捕捉生活,引领学生认识写作还是日常生活交际与生存的迫切需要。一次课间,学生们聚在教室,手拿照片,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什么。原来是元旦文艺演出的整卷照片印反了!语义课的铃声己响,学生们还是群情激奋。笔者利用这一机会,推波助澜,提供时间让学生就这件事说说议议,并就此事白拟题目当堂成文。有的学生以《照片印反了》为题创作了小品;有的学生以《由印反了的照片想起》为题融入深刻的思考;有的学生以《难忘的一课》为题传达了语文与生活的水乳交融的感悟……整堂课似乎是社会实践活动,其乐融融,其意深远!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写作是日常生活交际的迫切需要,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能提升生活品位,让生活充满情趣。
3.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要精心构建生动活泼的写作课堂。
3.1 课堂学习活动是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的重要领地。心理学研究证明:通过语言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言语视觉(阅读)、言语听觉(听话)、言语动觉(说话和写作)这三个言语分析器取得协调一致的发展。以听促说,以读促写,以听说促读写是符合客观规律并且行之有效的。
初中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天生就有一种热爱,只有创新才会更富有魅力。因此,写作课堂必须摒弃单一、枯燥、机械的技巧操练,代之而起的是科学思维和生活素材的积累与筛选等的方法指导与点拨。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多角度思考、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必须充分尊重这些可贵之处并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写作舞台。例如:辩论会上,学生就“平时紧张一点,考试胜人一筹”与“平时轻松一点,考试胜人一筹”而争鸣:课本剧排演中,学生们像模像样,品头论足,俨然是最佳组合;普通话朗诵比赛中,两个平行功:的学生聚集于阶梯教室,挑战擂主……个个都是“我能行”的宣扬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人皆象舌战群儒的演讲家,有理有据,侃侃而谈。学生们亲历了听、说、读的学习历程后,再将活动场面、过程等用文笔描述、记录下来,就水到渠成了。
3.2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作因素,为学生写作拓展新思维。思维训练是读写训练中最本质的核心因素。我们要想搞好写作训练,必须将思维训练渗透到读写训练的全程,并在思维训练中着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使学生在借鉴、模仿与创新中不断提高能力,游刃有余。
笔者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文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引导学生就人物肖像描写集中进行比较阅读,揭示写作规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集中于6-9自然段突出了贝多芬个性化的衣着、外貌特征的描写,语言朴实自然;而《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全篇浓墨重彩,竭尽肖像描写之功,语言生动夸张,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不同的写作风格中,都以形传神,凸现了那个独特的文学家和音乐家。我们平时教学既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又要跳出课文,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授人以渔”,学以致用。接下来引导学生“跳一跳”试着摘取可望而可及的“星星”――请选择本班的一位同学或某一位任课老师,进行外貌描写,力求以形传神,题目是《请你猜猜他(她)是谁?》。因为前面有了铺垫,学生就可以把握观察的顺序与描写的重点,做到有物有序,绘声绘色。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成效的,可谓是立竿见影。
4.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要引领学生亲历生龙活虎的写作活动。新课标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写作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巧设平台,引领学生亲历生龙活虎的写作活动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催化程序,它将激励许多学生走向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境界。我们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写作活动一定会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忱,真正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就会有无穷的写作源泉。利用假日新视野开放的时空,组织学生参观、了解家乡系列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聆听自然的气息,辑录青春的涌动,思考历史、现实与未米,催化学生的写作热情,收获学生的写作进步。刚到课堂,再组织同学们讨论、交流、评价,更深地领会活动的意义,最后要求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活动汇报:自编专题手抄报展、摄影图片展、综合调查与征文竞赛等,同学们乐在其中,醉身其中。
5.新课程背景下要运用电教媒体提高作文的教学和评改质量。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5.1 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忠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观察有限,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而写…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再如,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2 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如何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曾经,“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生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且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科・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有签于此,可以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学生初作成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在投影胶片上(或利用复印机缩小复印的功能将其制成幻灯片)投影在银幕上。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如果在作文前使用了录像(或电影)为学生提供过观察写作材料的作文,还可在成文后的作文评改中将电教多媒体协同使用,用录像展示观察内容、写作材料:用投影提示写作要求、学习习作,指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评议、修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就不断增强,作文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