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积极发展教育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1987年建校,1997年被南京市教委定为创建百校十乡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校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的检查验收,成为雨花台区首批省级示范初中。2003年学校网络建设更上新台阶,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该年中考学生达省重点中学人数全区最多。近几年硬件投入达标后,转向了软件建设与应用,2008年全面更新了学校各种信息发布平台及资源平台,建立了独立域名的学校网站,并在资源共享、反思性学习、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广应用。学校近期通过了区技装办推荐的我区两所市技装示范校验收。
  回顾20多年来学校的发展历程,从一所薄弱初中转变成为教学设备先进、师资队伍优良、师资队伍优良、教学质量一流的省级示范初中,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领导抢抓机遇、舍得投入,并致力于应用的研发,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现对照《南京市校园网络管理基础性评估》要求,对共青团路中学网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
  
  学校信息中心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工作,归并校教师发展处管理。
  现信息中心共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其中信息中心主任1名、网管1名、多媒体管理员1名。此3名工作人员从事专业工作3~16年不等。
  信息中心的工作主要是:
  1.定期制定工作计划、中短期规划等
  学校从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客观要求出发,每学期制定工作计划及撰写工作小结、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短期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2.完善制度、强化台账及各类记录管理
  我校制定完善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网络管理工作人员职责》《班级电教设备使用制度》《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等;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相应的台账;如《电教器材使用登记本》。另外,采取措施,促使教师不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第一,将网络工作纳入常规教学管理范围;第二,加大对教师队伍网络应用培训、考核工作:第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比武、课件制作、电教论文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第四,制定信息发布、学科资源平台教师课件、论文、教案发布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积极性。
  3.有计划地投入经费推进信息化建设
  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下拨一定的专项经费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学校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更新升级的经费;学校收取的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专用,有明细账目账物相符。并注意软硬件投入比例,力争资金投入均衡。
  
  二、硬件建设与管理
  
  1.计算机教室
  学校现有网络机房2问,计算机共104台,全校可使用计算机为208台。人机比约为5:1,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需要。
  2.多媒体教室
  有多媒体教室25间,均配备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视频展示台、音响设备等。
  3.校园网络
  我校于2001年在区技装办和区电教馆的指导下组建校园局域网,网络交换机柜由于当初电信施工需要放在第一机房,在进行全校网络规划时选址校园中心位置建设了网络中心,电信光纤接入带防火墙功能的路由器至5台24121华为1026T交换机,再由信号点连接入各科室及班级;2007~ZARP病毒大规模暴发时学校即采用了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的技术进行防范,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常规管理。2009年学校网络带宽由动态10MY+级为静态20M。
  
  三、软件建设与管理
  
  1.教学资源购置与配备
  学校大力购置与配备教学资源,配齐了与各科文字教材相配套的投影、电子、音像教材。我们构建了一个涵盖每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管理平台;各学科电子教材VCD、DVD光盘充足;满足了教学和教研的需要。
  2.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共享
  同时,学校鼓励教师自制教学资源,为各学科开设自制资源的FTP,并定期统计资源量和资源目录,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层面。同时,利用学校的备课授课平台,广泛收集各学科资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利用学校网站平台建设学科资源平台
  作为信息中心不仅在思考资源共享给教师带来的便利,更在思考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便利。为此开发了学生可以无限时访问的学科平台,不仅在课堂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更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
  
  四、抓开发,促应用
  
  我校近几年较关注信息化运用,如何利用好它管理学校资源、提供数据分析平台,为教育教学服务。现总结了以下5个方面的运用。
  1.成绩管理应用
  成绩管理系统所用的系统是区电教馆在2002年为各校配置的校校通平台。它从考场编排到打印座位表,到流水完成批阅后在试卷姓名密封情况下按考场录入学生成绩,再到最后的各种量表形式的成绩统计分析,整个流程的信息化一来节省了教师们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二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考试的公正性。
  2.校长荐读
  这部分内容是我校在2008年网站改版时加入的,在网站首页,我们增加了校长荐读的栏目。该栏目的发布权限分配给了我校所有校级领导。开学至今,已经发布了不少信息,一些专家的真知灼见引领了学校的发展。
  3.教育博客
  我校博客的定位是教育博客,建立博客的初衷也是鼓励教师多思考、多研究,尽量自己动笔多写。从博客开通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已发表博客近1600篇,评论也近1600次,取得了一定的研讨效果。
  4.内部管理平台
  建立内部管理平台是期望依靠它实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办公:将一些未能正式成文的信息在内部平台传达,如教代会方案讨论稿;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办公,如通知公告;实现数据管理的统一,如荣誉管理等;实现评价的多元,如学生素质平台;实现内务的公开,如月考核自评与校评结合;实现服务的公示,如报修平台和公用室预约等。
  5.学生风采展现的天地
  校园网不仅是教师的助手,更可以成为学生的天地。学校为每一个班级建立了班级网站,由学生进行管理和信息发布,让信息化也融入了班级文化建设。同时,网站上还开辟有文学专栏《雨后青苑》,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天地,开辟有学生作品展示的专题版块,无论是科学发明、动画制作,还是绘画作品,都可以进行自我宣传和展示。
  
  五、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1.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与学科建设
  我校按标准配备了信息技术专业教师2名,负责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其中一名教师被市教研室连续10多年聘为市中心组成员,多次参与市级基本功及赛课评比。
  学校除在初一、初二年级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以外,常年开设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在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举措中,把该项工作归并为校本课程。现开设了动画制作、VB程序设计校本课

程,并定期进行机器人技术培训。
  2.网络教学研能力
  经过几年来的实验,广大教师基本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除新进教师外,学校所有教师均通过了省教育教学现代化培训考核,全校所有教师都开通了教师博客、实现教学心得共享: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每年的CAI教学设计并连年获奖。坚持开展电教馆信息技术手拉手活动,与对口学校定期联系,交流信息技术整合课程。
  3.学生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学科95%以上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和研究性学习,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网页制作、电脑绘画、电脑知识竞赛、曾被评为“南京市文明网络夏令营优秀营地”,机器人竞赛也多次获市级一二等奖,并推荐参加省级竞赛。
  六、加强日常网络软硬件管理、维护
  信息中心在校长室的带领下每月对班级多媒体电脑柜卫生检查,并安排教师计算机使用(主要针对系统补丁完全、360安全卫士、电脑杀毒软件使用)等情况抽查,以查促管,增强教师爱护多媒体设备、提升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设备使用的寿命、保障校园网畅通!
  信息安全也是学校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对每一位可以在公网上发布信息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登记备案,同时,学校组织了5人的信息发布监察小组,每天两次对学校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不出信息安全事故。
  同时,学校网络中心定期对各类平台数据库进行备份,建立数据快速恢复机制。
  
  七、工作中的思考
  
  1.关于应用推广。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横向上学校提供各部门的应用,可以共用教师个人信息、账号等数据,减少冗余,便于更新。而纵向上各部门的上级主管要求有专门的应用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上报,通常这些公共数据的录入都是重复劳动,更重要的是容易在多个系统中产生新旧不同的多种数据,造成混乱。这个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和协调。
  2.关于数据存储。这么些年来,无论是资源还是各种报表数据,电子化存档越来越多,硬盘越换越大,但是数据也有一定时效性,增加存储设备并不是唯一可做的,现在学校需要一定的上级指导文件,以明确哪些数据是需要留存的,如何留存,哪些数据可以不再保留,
  3.关于新技术发展。信息技术更新变化非常之快,一个新技术是否适合于学校推广,是否利于学校发展,信息中心的判断以及学校的决策未必能有正确的预见。同样,对于教师来说,繁重的工作压力也使得他们对新技术缺乏使用热情和敏感性。这也是信息中心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