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何更为科学地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亟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议题。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循证改革方面的探索,为我国推进教育的科学化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此,要牢固树立科学施教、科学决策的意识,努力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加大现代技术在学校办学中的应用力度,以进一步夯实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循证研究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4-0057-03
2019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纲领性文件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项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科学设计,细化目标,分步推进”等教育现代化战略实施路径,对中国未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以科学之观念、科学之方法推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然是教育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
一、当务之急:实现从经验决策到科学推动的转型
与已经开创了“中国奇迹”的经济发展一样,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亦可堪称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奇迹。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的卓越发展,已将我国变成义务教育全民皆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近九成、高等教育即将实现大众化到普及化迈进的人力资源强国。
在取得举世瞩目教育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须清醒地认识到,时至今日,如何更为科学地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亟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议题。以“教育减负”这一热议话题为例,人们对该话题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时下学生沉重的学业和升学负担。这些负担不但摧残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使家长不堪重负,如大山般沉重的教育负担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痛点”。这个“痛点”表明,人们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过程中,往往更倾向于用海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健康来换取学业竞争的优势。在控制住其他预测变量以后,PISA测试与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孩子在课业上的时间投入,远高于甚至数倍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即便是在课业竞争与文化背景相似的东亚地区,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也远高于邻国。
同样的境遇亦存在于我国教育改革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抑或是相关部门的领导,对“改革”“教研”往往比较热衷。但放眼望去,林林总总、各级各类的教研项目,花样迭出的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诸多改革文件,有多少能够真正落实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与学校改进上,这却鲜有科学的评价与论证。从决策环节而言,很多项目的设立、改革的推进都是基于对“热点”的追逐、经验的判断、领导的意志甚至是“看上去很美”的情怀;从改革与决策的成效评价环节而言,很多成果也仅仅止步于辞藻华丽的“文本”。在堆积如山的各种汇报和总结材料背后,由于缺少“科学严谨的证据”,人们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举措真正发挥了作用。
在推进以优质均衡为目标的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单凭经验显然难以支撑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夯实教育发展的科学基础理应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二、他山之玉:科學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然先行。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面对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更为倚重科学研究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改革路径。我国虽与西方各国在国情、教情上有所不同,但先进者的经验和探索可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以美国为例,2002年初布什政府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该法案中,“基于科学的研究”一词共计出现110次,体现明显的科学决策倾向。同年颁布的《教育科学改革法》则将教育的科学决策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该法案规定美国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各类重大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与科研项目的确定,均须得到“科学严谨的实证证据”的支持。不仅如此,为了强化教育科学研究,联邦教育部还专门成立了教育科学研究院,其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甚至实施教育问责的证据。奥巴马政府期间,颁布的《每个学生成功法案》虽以州问责制取代原本的联邦问责制,但依旧强调教育决策过程中科学证据的重要地位。该法案对证据的强度做出了明确界定,其循证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 making)的导向依然显著。从美国教育改革的维度出发可以发现:科学决策是教育决策的目标和追求,“循证决策”这一新型教育决策理念在美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欧盟同样重视证据在教育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财政运转“紧预算”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教育与文化专署大力支持“欧洲循证教育政策与实践”项目(Evidence Informed Policy and Practice in Education in Europe,EIPPEE),投入巨资推动各成员国基于证据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改进,提高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而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基于实证证据推进教育改革与改进的项目,则当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并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PISA项目之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其原因就在于该项目采用了最为权威和科学的评估方式,通过大规模的国际比较,去探索教育规律,据此证明哪些教育教学实践更优。PISA项目不仅推进了教育决策的实证转向,更使基于证据的教育改革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主流。
三、应为之策:夯实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基础 有鉴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先验,我们认为,基于证据的科学化改革理应是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意。要使教育现代化进程真正行进在科学的轨道上,尚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持续努力:
第一,要牢固树立科学施教、科学决策的意识。如前所述,就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还基本处于“前科学”阶段。一个突出的表现即在于,一些教育改革和决策都是基于经验、情怀而非科学的证据。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须实现更高的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教学工作尊重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手段,实现科学发展。尤其在涉及重大决策和改革时,应坚决避免拍脑袋、凭激情、靠经验的工作模式,而是在扎实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推动由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的转型。
第二,要努力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基于科学研究推进教育改革与决策,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将教育现代化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需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首先,应当加大教育科学的研究力度,搞清高效教学的内在机制。其次,应加大教育领域的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院所的助力作用,以科研成果服务教育科学决策。最后,进一步强化教育数据库的建设,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达,强大的数据支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有鉴于此,我国除了进一步强化国家统计部门的常规教育数据统计外,还应建立类似美国、欧洲那样的教育纵向跟踪数据库,并向研究者开放,改善教育科学研究的数据条件。
第三,要加大现代技术在办学育人过程中的应用力度。技术进步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在内的新兴技术,有效提高了教育效率,推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改进。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主动拥抱教育技术的进步,探索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更为高效和公平的“美好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固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教育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但正如很多研究所发现的那样,相比于硬件的投入,教育技术若要真正发挥作用,還需在实践应用方面多下功夫。让教育管理者与师生真正适应技术的变革,主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通过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变革,是让科技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9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