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小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向40分钟要效益,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创设 诱发 展示 突破 内化 适时 适中 适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向40分钟要效益,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让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它的最佳效果和数学教学的特色,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呢?下面我就简单得谈谈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探究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新鲜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运用多媒体编制了“唐僧师徒分西瓜”的动画:唐僧师徒四人走在一片荒凉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一蹦一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您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立刻崛起了嘴巴,嘟囔道:“这个猴子,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自己却吃得最多。”悟空听了哈哈大笑道:“好你个呆子,呆子……”至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看《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都历历在目,问题一出,同学们七嘴八舌的答道:“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正所谓 “一石击起千层浪”。新颖有趣的导入,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直观感性的形象思维在儿童思维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演示,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通过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与部分、外表与内观等多方面的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均能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形成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是由长方体体积转化而来的,我便利用动画先将圆柱体等分成许多小块,然后又将这些小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通过观察长方体各部分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形象、直观,简单易懂。
  又如教学“三角形意义”时,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状的物体后,计算机将红领巾、三角板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其外框,教师指着这些外框,让学生数一数这些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进而抽象出了三角形的特征。随后计算机屏幕上三条边依然闪动并发出声音,对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这一意义又给了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向这种形象生动的表象,对新概念的建立起到了教师仅用语言描述而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就可以达到其它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如:在相遇问题中,重难点是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我先设置这样一道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我运用计算机把其制作成动画,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星星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绿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淡黄色,色彩清晰艳丽。教师提问:“从画面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这样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观察、质疑,得出结论。利用计算机逐步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并质疑:(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样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适时启发、点拨,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上路”,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有些数学教学课件因程序化太浓,难以达到学习的高潮。利用AUTHWARE的交互功能自编的课件,灵活地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却可以轻易做到。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出圆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几种?当学生回答后,从计算机中调出圆的各种图象,让学生集中精力观看后,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圆的判别中,设计插入一个绘制的车轮图象,使学生对圆的性质豁然开朗;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解题技巧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画面上,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
  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扩散思维。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良好的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它确实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它又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教学手段,同时它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适时、适中、适量的运用,才能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才能相得益彰,更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