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五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玉峰
摘要: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历史教学,提倡学生作业创新“五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情感态度
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深化,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环节。
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新”劲十足,可课外怍业仍“涛声依旧”。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历史作业,即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以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地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化”:
一、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个性化
知识的获得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知识的创新也是对新旧信息、新旧知识的比较、判断后作出的创造性选择的结果。如果受教育者不是独立的选择个体,没有科学的选择能力,知识的获得是困难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更不必说创新和创造了。可见。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选择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最好诠释。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创造出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作业,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作业中的自主性体现为:一是学生选择教师指定的作业,即教师布置的不同内容、数量灵活、时间机动的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如:做出教材某节后的任何两道练习题;复习该章,并尽可能写出知识提纲。作业时间不少于20分钟,如果觉得对自己有益,可多花点时间。二是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定作业,学生自主选择的依据主要有:自己是否感兴趣,自己是否已掌握了知识,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等等。这时学生不再把作业看成是负担,而会把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二、成立合作小组,作业共享化
“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是历史课程标准之一。通过成立作业共享组,实现学生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进而增强其责任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作业共享组可以是长期固定的,也可以是临时组成的;可以是行政小组,也可以由学生任意组合。
三、创设思维情境。作业探究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重中之重,而作业的探究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鼓励学生质疑,强化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为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发现问题作为日常历史作业之一,在作业本上特设“小问号”栏目,请学生记下“还不理解的问题”“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老师讲错或书中有误的问题”“围绕所学内容设计的问题”,等等。
2.分析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联系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作业,可增加问题的现实性,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3.小课题、长作业,深化探究潜能
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作业改革的重要趋势,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小课题由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从历史学习和现实生活中提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完成作业。
四、倡导感官体验。促进作业多元化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深切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历史的不可亲身经历性,但我们可以创设多种情境,动用多种感官,间接地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五、师生对话评,作业互动化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充分利用作业桥梁,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师生互动、积极平等的评价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一是利用作业本加强师生对话。首先,作业本开辟“心息相通”栏目,用于教师征求同学各方面意见、建议学生也可向老师咨询历史问题或人生难题;其次,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应简单应付,写个“优”“良”,批个日期了事,而应该侧重于评价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注入自己的感情给予鼓励性批语。如“你的作业非常认真”“你的作业充满了创新思维的火花”等。二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不仅方便快捷,而且隐秘性强,它将成为师生对话的最佳选择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5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