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永标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体悟数学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美 问题情境体悟数学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运用新课程的理念,并有机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是提高课堂效率非常有效的方式。
一、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
新课程要求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求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追求数学的价值与美,使学生领会到数学应作为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东西来学,就能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极大的欲望和热情。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也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认知教育,着重从数学本身的规律性和价值入手。教师可采取以知识促信念,以成功带兴趣的方法教育学生。为此,教师应清楚地了解教材每一章节和我们生活、生产及其他科学知识的联系,并能及时、简洁、令人信服地讲给学生听。同时应该看到,数学课对很多学生来说确是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能让他们适时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那么他们最初的自我有效感得到了证实和加强,先前形成的学习动机得以维持和强化,他们能够成功的信念便会改变“数学太难,高不可攀”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学习信念。
二、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比较深奥,每堂数学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这样,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密体悟数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体验和理解数学。由此可见在体验感悟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的学习活动,是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有效训练活动。明确了正确的数学观后,应逐步渗透给学生,让他们用心去体会感悟数学的应用性,基础性及价值性,当然这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感受数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切实真正关注数学的实际生活来源。教师要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结合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用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即便用再多的语言来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的时候,往往因为抽象和困难而难以讲清楚,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从数学的本质上让学生体悟数学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既直观又形象,无需教师太多语言,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体悟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知识素材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凤凰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