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下提高课堂有效性是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体现的,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注重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效性、必要性和自主性,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课堂动手实践的操作性、规范性和工具性。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师很好的完成“教”,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数学课堂的“学”,这才是有效课堂的最佳效果。本文主要从课堂、学生、教师来浅谈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40-02
引言
有效课堂要保证素质教育的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数学课堂要和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能在实际中运用数学。有效课堂就需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删去无用的教学环节让课堂变得紧凑和有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按照自己高效的教学风格讲课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情景创设到位,提升有效性
课堂情景起着让课堂引入入胜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在创设情景的时候要注重与日常生活构建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丰富课堂情景,让学生每堂课都能保持一颗好奇和想要探索数学的心,从而实现课堂目标。
二、创设宽松和谐课堂
宽松的课堂不是指纪律松懈,而是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让学生敢于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还要在学生心目中营造一个亲切的印象。教师上课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课堂热情。教师想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还需要活用教材,教师不能一板一眼、照本宣科的教学,要学会活用教材,让学生不被教材束缚,大胆地思考。课堂提问和评价环节一定要具有多元性,不能完全否定学生和学生的想法,才能促进学生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更积极参与课堂。
三、提高教学方法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有效。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课程下小学教学课堂改革,教师要完全吃透三维目标,要让教学目标有尺度、有厚度和有温度,严格要求自己才会有一堂精彩高效的数学课。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新课程理念而且能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两种思维”。
四、学生习惯的有效性
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通过这一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判断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才能增加课堂的有效性,从有效的课堂获取有效的知识[1]。首先,学生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力集中是学生最起码的好习惯,一堂课学生总是走神或者不专心,课堂上教师讲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其次,学生要会学习。学习是学生在学生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学生要在课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这样能提高听课效率。还要善于和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身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再次,学生要学会听课。上课听讲可以只记老师讲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升笔记的质量。最后,学生还要会做题。学生要学会归纳总结,把相同类型的题都归纳到一起,做完练习题就可以完全掌握知识点。学生要在学习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更好的提升课堂有效性。
五、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完成的最后环节,课堂评价有利于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从而提高小学课堂的有效性。《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要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坚持鼓励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在学生回答问题环节,教师要用多元丰富的语言进行评价,或者用幽默的语言缓解学生局促和紧张的情绪。课堂评价也要让學生参与到其中,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来评价数学课堂,能突显新课程理念。
结束语
新课程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的首要问题,让每节课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创设课堂情景、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评价来提高课堂有效性,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各个方面来实现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判断课堂有效性的一个依据,要不断提高标准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祎楠.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7(12).
作者简介:
张守军(1971.11-),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