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迪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建设以至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知识、技术仅靠课堂或仅靠老师的传授显然是不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大学习的知识面,更有利于教学。
数学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学好数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还要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和刻苦钻研精神,并与实践相联系。数学所具有思考性,知识的发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利用自学这种学习方法。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习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主动求知,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例如: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法指导。形成自学三角形的能力。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三、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批、自评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充分的信任,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要广泛采用。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师做好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成功与失败,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特别要让学生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
三、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自学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以便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又一个主战场。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化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总而言之,自学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对学生自我探究式的自学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