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实意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德如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高素质人才培养,时代发展呼唤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是当代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有效策略。可以讲,着力运行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策略,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有效路径。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价值诉求
1,当代教育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历史地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野到融合的漫长过程,两者在相互抗争中交错发展。在古代教育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反映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因而导致在学校教育内容中人文科学占主导地位,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微乎其微,学校成为上演人文学科的主阵地,如我国古代教育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春秋》等,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都关注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19世纪以后,伴随欧洲机器大工业的兴起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工业化社会对生产者的科学知识与操作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关注科学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一种以开发人力、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思想开始诞生,并在后继的学校教育中地位渐升。而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日新月异地变化,使得科学教育的地位空前提升,并演化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教育思潮,主导着学校教育,人文教育在与之抗争中屈居下风,退至次要位置。
20世纪70年代之后,尽管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可,但其负面效应同样值得人们反思探究,人们所面I临的种种社会挑战和精神危机不得不使人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一度被科学发展所遗弃的“人文”,因而充满着对人类社会自身终极关怀的人文教育开始复苏涌动,找回了其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
不可否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有其自身的合理内核和社会价值。科学教育在于传播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求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其操作要义指向于“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植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求善是其主要的价值取向,其操作要义指向于“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毫无疑问,只有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真正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一系列交织的问题,方能显现教育的内在魅力,方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和现实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割裂,或重一方而轻另一面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教育。
社会的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固有功能的挥发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早初的对垒抗争到融合统一,两者在当代社会“握手言和”昭示了如是道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缺失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是当代教育的必然。
2,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改版重构,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为内在动力,其基础是知识,关键是人才。当今社会,伴随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型的速度加快,学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已越来越明显,学科间的界限和隔阂正在消解。由于知识性质的变化,过去关于知识是中立的、客观的这一普通定位,在后现代视域中正在转化为境域的、文化的和有价值的,人文知识的价值正在提升,这也极大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由于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也决定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当代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大量需要创新型人才和国际通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然是复合型人才,必然是一种既通晓科学知识,有宽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必然是一种既有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科学精神,又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人才。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高素质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之道,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契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发展的重心在于科学与技术,关注点在科学和工程学,但并不否认人文科学的价值,强调文理相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人文课作为理工各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格雷院长认为,麻省理工学院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人文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丰富自身很有必要,这种做法很可能对美国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不仅仅是智力的发展,也是为生活做准备,学生接受教育整体的环境很重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这一单一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先进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支撑,没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事情。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理论创新的先导,也是培植民族精神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自然科学要真正地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必须通过人文科学加以导引和规范,而其承传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整合和中介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认为,人文,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的人性与灵性,而且严重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与社会进退。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这个民族实质上就消亡了,就是“不打自垮”。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关键是民族凝聚力,此即对人文文化的认同。社会进步退让,取决于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与人文文化、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没有先进的人文文化、高度的精神文明,而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度的物质文明,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乃至是毁灭之灾。
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美好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的方式构建和谐教育。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素中,蕴含着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规设,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人的知识、道德、情感和心灵的内在结合,也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培育和谐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如车之两
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它们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和谐社会构建,既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力,更需要人文科学的助力。其实,随着人类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相互发生作用的趋势已日渐明朗。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明晰方向,而人文科学的研究更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自然科学的技术力量支持。在人才的培养规格上,人为地割裂两者的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和谐社会构建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的真正发展。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也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化目标追逐中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在现代化的乐园中,亮点与阴影、欢乐与痛苦并存。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正在承受着高科技负面效应的煎熬。高科技也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毁灭性战争、贫富悬殊加剧、道德的颓丧、亲情缺失、人际紧张、信仰危机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不断浮现,也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如是说:“所有的国家都承认,发展是必需的,而发展意味着要具有一种科学精神。发展中国家只有把科学吸收到它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把世界思潮吸收到它们自己的民族生活中去,才能更新自己而又保持它们的民族特点。一个文化,只有它自己能够变革,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如何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如何有效构建和谐社会,教育的作用无比巨大。重理轻文,强调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做法难以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为,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真正地回应时代呼唤。现代化的困境呼唤民众人文素养提高,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必由之路
基于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方针进行全新规设: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方针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的,兼顾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对“劳动者”素质作出全新设定,目标取向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这是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
当今时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是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思潮激荡交融的时代,它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全新的知识构成和心智模式,必须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能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艺术方法结合起来,并具有终身学习、创新、创业、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尽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十分丰富,但对于当代学生发展而言,主要是指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应是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身体与心理及其自然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教育过程中,仅靠单一的技能训练或某一学科知识的传递是难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也如爱因斯坦所言,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为谋生而学习的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没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手不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但理性反思当前人才培养现状,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过窄。由于学科本位主义浓重,整个教育是严格按照狭窄的“专业”铺展运行,教学程序是严格按学科内容构设,学生也是围绕所预设的方向“自我完善”,文理分家,画地为牢,互不干涉,缺乏整合,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过窄。二是创新能力不高。“三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经验的传递系统,片面地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把学生目光定格在书本之上,行为禁锢在校园之内,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市同对薄弱。三是功利主义浓重。重视显性价值效应的学科学习,学习完全围绕着考试进行。学习的“工具――功利”意识无形放大,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下降。四是人文素质偏低。由于“科技至上”思潮的流行。重理轻文。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加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左右,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个人的荣辱观和人生观倾斜,集体主义思想淡化,团队精神欠缺,法制意识不强,社会公德较差,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下降,这与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吻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做起,改变当前教育过程中的纯功利化的倾向,加强人文关照,营建良好的人文发展环境,为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失衡,人文教育十分薄弱,重理轻文现象十分严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重分离,缺乏沟通,导致了学生人文科学知识贫乏,自我中心主义膨胀,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文化熏陶不是,没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精神淡化,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文化的甄别和过滤能力较差,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可以说,在素质教育主旋律唱响的今天,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稳定推行,它不仅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和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也是我们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回应。
知识经济社会要求当代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构成和能力组合;具有竞争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开放精神;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创新型人才应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非片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而非单一能力发展的人,他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还应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知识是美德的必要前提,而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目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应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支柱。在人才素质的构成要素上,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以文化素质为切入口,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这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两者的粘结度,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在教育过程中,仅强调自然科学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同等重要是不够的,更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重视学生的能力优化组合,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而非仅仅强调某一“科”或某一“育”,才能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