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表演在职高德育课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剑如
摘要:与传统教学相比,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新型学习方式的构建。学生表演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传统教学方式思考后的产物。学生表演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解读文本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职高德育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主体体验和个性发展的角度对职高德育深入学习。在职高德育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方式:1,在研读文本中探究角色;2,在角色进入中体验情感;3,在文本创造中超越自我;4,在角色品评中回归主旨。
关键词:新课标 学生表演 职高 德育教学
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从课堂实践看,学生的表演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把表演当作一种可以带来无穷乐趣的游戏。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整合课程资源和主体学习的理念,也提出了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新型的教学方式开始活跃在课堂上,学生表演因为凸现学生主体,又新颖活泼而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受人欢迎的教学方式。所谓学生表演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文本人物的角色,进行一些即兴的、或是有准备的表演,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职高德育课堂中的学生表演,就是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从而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一个过程。在职高德育教学中运用学生表演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的职高德育教学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则昏昏欲睡。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表演,气氛当然比平时要活跃得多,甚至一些平时不发言的同学也跃跃欲试;还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本。文本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一颦一笑、一悲一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身体力行之后,对文本的感受便会更深刻。从开始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领会,然后琢磨、研讨,到后来的表演实践。这里面的每个环节都闪耀着学生的智慧与个性的火花,也能真正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一、在研读文本中探究角色
职高德育课堂上的表演,是一种深读文本、推敲文本,体会文本思想并将其“形诸于外”的表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因而,在引导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圈画出关键的词句,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词,然后在讨论中把握角色;其次,要让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深刻把握所演情节的过程,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及人物细腻的神情变化等内容。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可以先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反复品味文本,使其对整个情节达到能复述的程度。然后引导学生对情节发展、人物对话等深入讨论,从而探究出角色本身的内在意义,设身处境地感受角色的内涵和魅力。
在《收入与分配》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对“制度”的深入理解与体会,我决定引导学生参与表演。首先,我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有了一个初步理解之后,我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了一个剧本让学生表演。剧本大致情节如下:一个团体中有7个人,为了分一锅救命的粥,他们试验了五种方式,最终才达到目的。学生认真研读文本,认真体会救命粥的内涵,也深入解读了当时分粥人的心情和心理,然后开始表演。表演一:7个同学上台,他们团坐在一起,脸上露出思考状,嘴里不停念叨:我们怎样分配呢?此时,甲同学站起来,眼睛转了转,带着一丝轻松的表情,大声说:干脆由我负责分粥吧!其他几位同学思索一会儿,点点头:“好吧,这样也好”。于是同学甲作分粥状,其他拿到粥的同学作吃粥状,最后分到粥的同学,眼睛看看这,看看那,然后表情怪异地说:怎么我碗里的粥比你们的少?甲同学做无奈状,说:“到你这里没有了,没办法”……台下掌声雷动,我让同学们依次表演了“轮流分”,“公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分”“成立分粥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等方式,最后我让几位同学表演了“在制度约束下的轮流分”:只见几位同学先商量了分粥方式,最后确定轮流当分粥人,但为了避免损他人肥自己,大概约定了一个制度:轮值分粥的那个人,自己必须最后才取剩下的那碗粥。台上每位同学表演轮值分粥人时脸上都露出小心翼翼的表情,舀粥时嘴里仿佛都念念有词……表演完毕,我引导同学们分析思考,为什么前面几种方式都不行,最后一种才行,大家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加上对表演的仔细分析,一致认为:制度至关重要。
同样是对制度的感悟和理解,单纯的文本阅读和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抽象无趣。通过学生表演,课堂氛围变得轻松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了,并且对制度的理解和感受更深刻了。
二、在角色进入中体验情感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也是学生表演式教学中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苏霍母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若把情感体验在课堂中加以落实,职高德育课的教学就更具有实效性、科学性。在职高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情感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以情感贯穿学生表演的始终。具体到教学实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提问,适时组织讨论,然后通过表演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导行的最终目的。
职高高二德育课本职业道德篇第二模块《态度决定一切》的教学中,为了演绎态度对工作、对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在认真体验文本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课堂隋景,让学生在体验情景角色的基础上体会情景中人物的情感,由此激发起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教学情景设置如下:同村三人在外打工的遭遇。学生通过对角色的认真分析,通过对情景的认真体会,通过对文本的认真研读开始表演:讲台上学生正在进行激烈地演示,讲台下学生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讲台上演绎着:―个村里出来打工的3个人,同时在―个建筑工地干活。小李每天按部就班地和着灰沙,回到工棚,倒头便睡;小王每天干完手里的活儿,一有空就去看师傅们砌砖,慢慢地也拿起了瓦刀,当上了=手师傅;小张注视着每一道工序,经常在干活之余,到各个工序打听、了解各种工序的情况、了解管理的方法、材料的价格。场景变化了,时间推进到3年后。台上依然演绎着他们三人的变化:小李还是在建筑工地和灰拉沙,一脸疲惫;小王当上了工地师傅,而且成了包工头;小张坐着汽车,在各个工地忙碌,他成了建筑开发商。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设置表演情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角色、体验情感。在几位同学的认真演绎下,学生明白了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同时也深入理解了文本中框题的内容所指向的意义。
三、在文本创造中超越自我
处于学习性阅读时期的学生读者,拥有创造的权利和潜能。这种潜能只有得到一定的外部环境滋润才能生根、开花、结果。学生创造力的标志是把注意的中心由文本转移到自己身
上,能够越出文本,重构文本的新义,或补充加深、引申发挥;或转移重点、批评匡正,提出了新见解,做出新答案。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这不仅包括对角色的创造上,还表现在对文本的再创造上。在表演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对文本进行大胆地创造,使文本显示出表演者飞扬的灵性来,使学生再次超越自我。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文本。把学生的思想、感情、体验和行为看成是教学的主体。职高高二德育课本职业道德篇第四模块《给未来找准―个方向》的学习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个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处于理论阶段。于是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在课堂上表演。张巧同学与几位同学一起,通过讨论形成了表演情景,然后登台表演:
场景一:张巧在与自己的同学和指导师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张巧:某某同学,你帮我分析一下我有哪些优缺点,好吗?
同学(不好意思地):你这个^善交往、对人好、做事认真。
张巧:指导师,你觉得呢?
指导师:你的优点是做事认真努力、学习刻苦、对人对事一丝不苟;你的缺点是有时有点冲动,要注意克制呀。
场景二:张巧演绎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
张巧先后进入政府机关和企业实习。实习的好处显而易见,―――直接帮助张巧筛选出了大致的就业方向。“在人事局实习了3个月之后,我感到自己实在不适合政府工作。”接着,她进入一家美资公司实习半年,通过这段愉快的实习经历,她坚定了―个信念:去企业工作。
场景三:张巧演绎自己接受职业指导的过程。
张巧参加了一个职业生涯俱乐部,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到了系统的职业规划理论和理念。“虽然学校也有就业指导中心,但这里完全不一样,这里的指导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刚开始是讲授如何面试、如何写简历等基础内容,慢慢地,就有市场、销售等多个领域的资深人士来授课,我渐渐了解到企业的架构、各个领域的职能,自己也能对号入座,看自己更适合进入哪个领域了。参加俱乐部的都是还未毕业的在校生,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尽管有着相近的年龄、相似的想法,在一起能分享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既能帮助他人,也能帮助自己。
场景四:张巧寄简历实习。
毕业了,张巧找到了一家公司,把简历寄了过去。很快,张巧进入公司实习。本来对方是不打算留用―个刚出校门的学生的,但张巧出色地表现打动了公司,3个月后,她成为了其中正式一员。事实证明,张巧完全能够胜任公司制企业的工作。
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过程中,同学们有了基本的职场规划理解,但对职场规划还没有具体行动的感悟。张巧等同学的表演,把整个求职过程做了一个演示,让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必须要给自己的未来找准―个方向。
四、在角色品评中回归主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提高,学生表演式教学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学生表演式教学是主体参与的,是互动提高的。表演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实践。其最终目的是为职高德育学习服务的。课堂表演不仅是文本的翻版,还是学生主体感受的再现。不仅要重视“演”的训练,也要重视“评”的训练。学生对表演进行评析,可以再次加深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加深他们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和思考,同时也能表达出他们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货币的本质》学习中,为了引导同学们深入解读货币的本质,我设计了―个表演情景让同学们表演。
师:“一叶障目”是大家都熟悉的成语,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一叶障目新编》(我告诉了同学们相关情景)
生1(饰俊俏媳妇,走到摊铺旁轻巧地拿出五文钱给摊铺的伙计):香粉一盒。
生2(饰伙计,很有礼貌地):请拿好,请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生1(轻巧地接着香粉,嫣然一笑,优雅地离去。)
生3(饰俊媳妇的书呆子丈夫,拿着所谓的“蝉翳叶”遮在脸上,很迅敏地从摊铺上拿着东西就走)
生2(捉住生3,大声地,发怒地):你这个读书人怎么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
生3(羞愧万分)
全班掌声雷动。
师:俊媳妇为什么能优雅地拿走东西?书呆子为什么会羞愧万分?
生4:俊媳妇是买东西,书呆子是偷东西。
生5:俊媳妇与伙计是两厢情愿,各得所好;书呆子与伙计则是一厢情愿,一得―失。
师:为什么俊媳妇是买东西,书呆子是偷东西?
生4:俊媳妇是用五文钱换回自己所需的香粉;书呆子既没有用什么东西去换,也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
生5:俊媳妇同伙计双方是有买有卖,是交换;书呆子同伙计之间是无买无卖,简单地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生6:俊媳妇拿出了钱,书果子没有拿出钱。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都说明了:俊媳妇是用货币去购买,而书呆子不是用货币去购买。谁能说说货币的本质呀?
学生合作探究得出货币的本质。
表演之后的品评,是直达文章意义的一种手段,案倒在学生表演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品评,既是对表演的鉴赏,又是对文本主旨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深入分析。
总之,学生表演是职高德育教学中解读文本、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课堂形式便于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内容表达便于体现学生的独特体验,互动场面便于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众多的对话场面,维妙维肖的神态展示,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的水平。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可以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意识。作为职业高中的德育教师,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学生课堂表演这种形式,服务于德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