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课堂和电台三位一体的系列化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小燕
摘要:随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弊端的不断显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下,南师大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课堂和电台三位一体的系列化教学模式,从2006年起,在学生中进行试行,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实行的经验和不足,供兄弟院校的同行讨论和指正。
关键字: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一、 引言
随着人们对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统一的授课模式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无法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其次,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纳的是说教式的教学法(didactic-approach),其基本特点是教师被认为是该领域的权威者,上课的过程就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种单向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造成大面积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再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课堂受到分数导向作用,成为模拟考场,学生应试技巧很多,但实际的语言水平不高。此外,传统的课堂以教材为中心,局限于某本教材或有限的辅导材,单调乏味的语言材料阻碍了学生积极性和潜力的发挥。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各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很高。教育部从2004年2月开始在全国180所高校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为了进行英语教改,修订了英语教学大纲,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该要求明确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即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求课程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面授课程,更应注重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课程,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1]
南师大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确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早在2006年,基于计算机、课堂和电台的三位一体的系列化英语教学模式已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试点。
二、 基于计算机、课堂和电台三位一体的系列教学模式探讨
从教学的授课模式方面考虑,本教学模式可分为面授课程、网络课程、自主听音三大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系列化课程体系,见表(1)。
(一)课程构成
1.面授课程
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属于对语言知识的讲解、理解与练习类的课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网络课程的进度,用大班(每班50-60人)教学的模式,统一面授课程。采用大班面授课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场地的制约,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的要求下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程是在一个设备齐全、拥有200台性能优良的计算机的现代外语教育中心进行的自主学习课程。我们规定学生在一学期内去网络教室学习满15课时,指导老师在开放时间段内值班,随时指导学生并接受学生的咨询。在网络课程模式下,我们更注重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无教师的统一安排的情况下,登陆网络课程平台,根据自己的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在平台中,学生可以选择预习、复习面授课程,可以选择上听力课程、做练习、考试等。整个学习过程不受时间和遍数的约束,并可自评估学习效果以及在论坛上进行师生交流。现代外语教育中心中整合了多套与教材配套的网络课程,目前有《新世纪大学英语读写/听说教程》、《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听说教程》以及《新理念大学英语读写/听说教程》,此外学生在完成课程之余,可登陆英语在线资源平台,欣赏上千部经典外文电影、阅读各国的名著,扩充视眼,提高鉴赏水平。
3. 电台听力课程
考虑到有限的网络教室座位和学生对听力材料大量需求之间的矛盾,我们把具有覆盖面广、收音便捷的电台纳入到教学模式中来,作为对面授课程和网络课程的一个多元化补充。我们成立专门的广播团队,搜集和编辑听音材料,定期循环播音。学生只需一台收音机即能完成绝大部分的听力课程,电台听力模式的引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建立多样化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他既是教师获取教学效果反馈,进行改进的依据,也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的有效手段。将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其中形成性评估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等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实时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建立系列化课程
基于我校生源情况、不同专业英语能力的需求,围绕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建立了符合综合性大学的英语系列化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要求的不同,分别开设《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不同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起始级数。系列化课程充分体现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设计理念。既照顾到了起点较低的学习,有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满足了不同专业发展的需求。
05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周5课时( 4节阅读课+1节听力课),06学生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一周的课时远远>5课时(4节阅读+大量的网络课程+自主电台听音);从表2可以看出,07级进校时的英语水平明显低于05级学生,这可能跟学校的扩招,师资短缺,班级规模比较大有关;从表3来看,实施新型教学模式后,通过一学期的学习,07级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率从原来的72.1%提高到85.3%,平均分也从64.3分提高到69.2 分。通过分析表4,发现07级期末考试单项成绩的增长幅度分化明显,有些单项还甚至出现了微小的退步。听力项提高了4.3分,增幅达17.2%,听力水平的提高非常显著;词汇项提高了0.4分,增幅为2%,进步微乎其微;作文项提高了1分,增幅为6%,有所提高;而阅读项还降低了0.8分。
从以上数据来看,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是显著的,尤其是在听力能力方面,这可能跟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和电台听力有关,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听,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内容听,听不懂还可以多遍反复的听,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扩展了听力范围和题材,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加深学生的听力印象。词汇和作文的也有微小的提高,这可能跟大量的自主学习增加了阅读量有关,所谓“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对于阅读的略微退步,笔者有点不成熟的想法,网络课程是在一个开放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很多资源都是极易获得的,如装在计算机上的翻译软件、互联网中的搜索引擎以及网络课程中大量资源库都是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获得,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会对资源和软件产生依赖,导致对需要独立完成的考试有所不适应。
四、 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几个转变
首先,英语老师角色转变,教师由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次,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猎取者。再次,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过程老师创造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协商、讨论。
(二) 使发现式学习成为可能
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有资源会以目录树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点击所要学习的章节,就可进入具体内容。整个学习过程或快活慢,学生可自由调控,学生可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进行各种听说读写训练,自己归纳语法规律,学习词汇用法和句子结构,从而实现学习过程自主化和探索化。
(三) 使人机互动式学习成为可能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学到较多的语言知识,但是在自然环境中才能更好的获得语言感知。学生最缺乏的是语言环境。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的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环境。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的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环境;网络则通过人机对话和人人对话的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和集体化相结合的学习环境。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教师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很多网络课件或课程形式上看似更精美,内容上却是课本的搬移。三是教学过程都按事先设计好的模式和流程进行,因此不能做到正真的因材施教.[2]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下,教学手段上升了,交流的模式和学习方式并没有变化。这种机械地引入信息技术、让学生被动接受地学习方式只能导致更大程度上的“电灌”[3],是一种更高级的满堂灌。四是学生通过应试的高考进了大学,已经适应了多年的填鸭式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些学生不能做到自觉自律,表现为利用网络做一些与上课毫无关系的事情,如聊天、看新闻、玩游戏等。这不仅不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更是对自己宝贵学习时间的浪费。因此需要利用多种监控和评价手段来监督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其成功与否取决与多方面的因素,各个高校应根据各自学校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发挥长处,避开不足,制定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才能使改革获得理想的效果。南师大结合了本校的特色,在新型教学模式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总结和分析新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供同行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讨论和指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蔡基刚,武世兴.引进网络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
[3]王建梅,孙春雷.对我国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再思考[J].外语界,2005(4).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