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矫治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燕妹

   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然而在当下语文课堂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提问还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提问过于简单。所提问题信息含量少,没有思考价值,如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教师机械问,学生机械答。这类没有任何启发诱导性的提问,偶尔一二次尚可,多了只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
   误区二:提问空泛无物。有的教师一开篇就问“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等等,这类提问往往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结果要么是启而不发,要么是答非所问。
   误区三:提问过多过频。调查显示,课堂上,学生平均用时仅占43%,而教师用时为57%。这一数据表明,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提问、讲解,大量地占去了学生读书、思索、作业以及体验、积累、动用语言的时间。
   误区四:急于获得结论。当学生答题遇阻或非自己期望的答案时,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不够准确和近似的答案不加理睬,大量地采用转问他人的形式,直至问到自己期望的答案;很少有关于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的思路、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启发、点拨与师生对话。在转问无果时,干脆师代生答。
   那么如何走出提问的误区,让提问焕发出有效魅力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如下对策:
   对策一:引趣提问,挖掘教材内容
   每篇文章只要教师认真挖掘,总是可以揭示教材的内容美,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由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动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课文《小猫种鱼》,我发现这个课题十分新颖独特,且是动物对白,而小学生又特别爱猫和鱼,于是在导课时,抓住这个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引趣提问:“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种植?鱼可以种植吗?小猫会种地吗?”小学生经我一问兴趣大增,纷纷举起小手列举出许多可以种植的东西,又列举出小猫没见过种地,只会乱挖等习性,并一致认为鱼不可以种,借此揭示课题,请同学认真翻开课本先自学,学生们看完课文一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我抓住机会继续问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它是怎样种的,结果又是怎样?”至此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对策二:争辩提问,激活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争辩,把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从争辩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拓宽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可以设置悬念:“青蛙后来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天呢?” 学生由此进行争辩,想象出多种结果:有的认为青蛙没有跳出来,仍然坐在井底,固执而自信,它看到的天还是井口那样大;有的认为青蛙虽然跳了出来,但由于不适应外面的大环境,又回到了井底……在无拘无束地自由磋商、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争辩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地锻炼。
   对策三:点拨提问,激起情感共鸣
   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那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如我在教《虎门销烟》这课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学生提出销烟是下午2点举行,为什么人们一大早就赶去呢?这样的解读真是太精彩了,它包含了有效问题的诱因,我在大加赞赏学生的同时,及时抓住并进行点拨提问:“是啊,晚点来又会怎样呢?什么事让他们如此迫不及待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各叙自见,在同学们思想的碰撞与感情的共鸣中,课堂也自然亮点闪烁、精彩诱人了。自然也就把握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
   对策四:探究提问,促进思维发展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设疑:他明白了什么?根据这一结果在究其具体原因可以提问:“为什么小红军一直不肯上马?为什么不和陈赓同行?为什么不肯接受青稞面?”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如《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探究性提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对策五:拓展提问,延伸课堂时空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教《九寨沟》这课时,在讲到珍稀动物小熊猫时,可以巧妙地进行了拓展提问:“小熊猫一边照镜子,一边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就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又如教《轮椅上的霍金》这课结束时,可以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若是一个观众,会怎样来表达你的敬意呢?”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说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关系到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系到我们该把学生引向何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大问题。我们要摆脱情节讲问型的积弊,要更新提问意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探寻价值规律,优化提问质量,让有效提问成就课堂精品,为课堂这件艺术品锦上添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三余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