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童话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晓晴 于开莲

  [摘要]本研究从业已出版的中国童话作品中随机抽取出版于1980年前、1980年及之后的各20篇为研究对象。统计结果显示,出版于1980年前的童话作品中,男性出现的频次显著高于女性,而出版于1980年及之后的童话作品则不存在这种显著差异。对两性职业角色的比较发现,男性从事的职业远比女性丰富,且女性从事的工作大多局限在家庭。文本个案分析也证实了童话作品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不过现在已经有少量童话作品对传统的两性职业角色分工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中国;幼儿文学;童话;性别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9-0013-05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玛格丽特・米德的性别角色理论,社会性别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米德通过对新几内亚三个部落的人种志研究,总结出两性不同的人格特质是“文化的创造――每一代人在这种文化中训练而形成”。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既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同时也在建构着阅读它的儿童的社会性别。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适合0~6岁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幼儿文学作品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也是亲子交流的重要媒介。幼儿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性别刻板印象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的养成。性别角色是在生物性别基础上经过社会化过程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包括性别概念、性别角色观、性别行为模式三个方面。被普遍认可的性别角色的定义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基础是先天生理特征,但生理特征并不具有完全决定意义。事实上,性别角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或文化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生理行为。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过分简单化的、滞后于现实变化的以及概念性的看法。性别刻板印象即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的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有研究发现,那些经常阅读内含性别刻板印象的儿童读物的儿童比不阅读此类儿童读物的儿童更容易选择符合刻板印象的玩具。
  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国外一些学者对儿童文学中表现出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研究,其中以美国学者居多,采用的研究方法大多为内容分析法。由于研究结论多有相近之处,本文仅对近年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作简略叙述。Angela M.Gooden曾对1995~1999年出版的83本图画书在主要角色、图画内容和题目等几个方面反映出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图画书虽然在女性角色出现频次上较20世纪70年代有了很大改观,但性别刻板印象在儿童图画书中仍普遍存在。还有学者对出版于2000年以后的100本畅销图画书进行研究,发现题目和主要角色中的男性出现频次几乎是女性的两倍。另外,虽然女性作为教养角色出现的频次明显比男性多,但女性在故事中多是从事家务活动。此研究还将2000年以后出版的作品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作品进行比较,未发现2000年以后的作品有降低性别歧视的倾向。除这些关注两性整体形象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的研究外,还有研究专门考察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家长形象。有学者对200本著名儿童图画书进行研究,发现父亲角色在图画书中常被弱化,他们出现的频次明显没有母亲多,而且即便作为父亲形象出现,他们也很少是称职的父亲。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借鉴国外的文本研究方法,开始从性别角度对国内中小学教材进行统计分析。进入21世纪后,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关于教材中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层出不穷。张勋曾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插图和文本进行统计和质性分析,发现无论在插图还是文本中,男性从事的职业种类均明显多于女性,而女性从事的工作多局限在家庭。郭葆玲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角色分析和张枚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性别角色分析亦得出了相似结论。这些刻板印象在反映了一定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在强化着学生的两性刻板观念。不过,很遗憾的是,很少有研究涉及学前儿童读物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事实上,幼儿期是儿童性别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文学作品对儿童性别角色养成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容忽视。
  考虑到研究的客观条件,难以穷尽各种幼儿文学体裁,因此本研究只选取幼儿文学中最常见的体裁――童话作为研究对象。童话是幼儿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深受幼儿喜爱。童话多以拟人、夸张、象征为表现手法。国外关于文学作品中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多以童话为文本分析对象,而我国幼儿是以听、说本土童话为主的。国外相关研究大多以倡议女性地位获得平等对待或重视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为出发点,而少有以促进幼儿性别角色良性发展为目的的。因此,笔者特别选择中国本土童话为研究对象,并以1980年为分界线,比较1980年前、1980年及之后出版的童话作品在性别刻板印象上的异同。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促进学界更加重视幼儿文学作品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并能重新审视文学作品表达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不仅是观念不灵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将限制幼儿未来的发展空间,使那些擅长异性活动的儿童的强项能力不能获得自我和社会的认同,从而被剥夺了发展机会。笔者希望通过对现有中国童话作品中性别刻板印象的揭示,使教师及家长在与幼儿一起享受文学作品阅读快乐的同时能对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弱化,以帮助幼儿形成更加灵活的性别角色观。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对各种材料记录的内容、形式、心理含义及其重要性进行客观、系统和数量化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笔者分别在1980年前、1980年及之后两个时间段随机抽取了20篇中国童话作品,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参考已有研究的维度设置,笔者将主要从两性角色在作品中的出现频次及其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这40篇童话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篇作品进行个案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将时间界限划定在1980年,是因为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被引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已不再适应当代中国的发展,男性在体力劳动中的优势逐渐被弱化。与此同时,开放的国门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春天,西方民主主义思想的流入也为两性社会地位的变革提供了动力。社会的变化有可能会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相应的表现,这是本研究时间节点划分的考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两性角色出现频次
  对随机抽取的40篇童话作品中的男女角色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性角色出现的平

均频次为每篇2,25次,女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55次。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性角色出现频次具有显著差异,男性角色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女性。
  对1980年前的20篇童话作品中的两性角色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2.70次,女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45次。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性角色出现频次具有显著差异,男性角色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女性。
  对1980年及之后的20篇童话作品的两性角色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80次,女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65次。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性角色出现频次不具有显著差异。
  比较1980年前后童话作品中男性角色出现的频次发现,1980年前作品中男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2.70次,1980年及之后作品中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80次。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1980年前后童话作品在男性角色出现频次上具有显著差异。1980年前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出现频次明显高于1980年及之后的作品。
  比较1980年前后童话作品中女性角色出现的频次发现,1980年前作品中女性角色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45次,1980年及之后作品中出现的平均频次为每篇1.65次。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1980年前后童话作品在女性角色出现频次上不具有显著差异。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在所有被分析的童话作品中,男性角色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女性,但这种显著差异的贡献主要来源于1980年前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及之后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出现频次呈上升趋势。可见,与1980年前的作品相比,改革开放以后创作的童话作品更加注重女性角色的描绘,至少在出现频次上已经大大缩小了与男性角色间的差距。
  
  2 两性职业角色比较
  由下表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年代的中国童话作品中,男性扮演的职业角色均远远比女性扮演的角色丰富。在女性扮演的有限角色中,‘‘母亲”占了绝大多数。应该说,童话中的这种角色设置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在当今社会的多数家庭中,母亲仍然是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婴幼儿的主要依恋对象也是母亲。从这个角度看,童话作品中女性扮演的角色多为母亲也许恰恰与儿童的情感需要相匹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童话作品中确实有将女性角色狭隘化的倾向。在现实社会中,女性早已走出家庭深入职场,虽然女性仍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但她们同时也扮演着医生、教师、咨询师、工程师等多种角色。事实上,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哪个行业完全没有女性涉足的了。与此同时,由于女性在职场中的压力越来越大,肩负的职责越来越多,很多男性也参与到育儿工作中来,他们不再是“主外”的旁观者,而是已逐渐意识到自己在育儿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然而,在笔者随机挑选的40篇童话作品中,仅有2篇中的男性扮演的是父亲角色。或许我们可以说,中国童话作品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已不符合社会现实,但童话中表现的传统角色分工却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别观念。
  
  3 个案分析
  个案1:《变来变去的晴儿――晴儿是一只小鸟》
  童话描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晴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变来变去,这一天她变成了一只鸟。作者的用意是希望父母能像童话中的父母一样,当孩子在想象世界游弋的时候,不要急于把他唤回现实世界,而是和孩子一样,踏入想象的世界,和孩子一起游戏,从而了解孩子的世界。笔者在这篇充满童趣的童话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
  晴儿是一个小姑娘。她喜欢草莓冰激凌、洋娃娃、漂亮的花裙子……
  你瞧,妈妈们总是这样,无论你变成什么样,都要求你梳洗、打扮、保持整洁。
  “怎么办?”妈妈苦恼地说,“早上起来不梳洗干净,这一天的生活准乱套!”
  “晴儿,既然你现在是一只鸟,为什么不使用鸟的方式梳理羽毛?”爸爸说。
  爸爸的办法果然管用。
  吃过早饭,爸爸坐下来写东西。顽皮的晴儿飞过去,落在爸爸的钢笔上。
  妈妈忙着收拾房间。
  快到中午的时候,爸爸放下笔,开始想念晴儿了。
  妈妈准备好了午饭,也开始想念晴儿了。
  “怎么办呢?晴儿不要我们了吗?”妈妈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我想,”爸爸说,“晴儿是邀请我们到树上去!”
  从这些语句中不难看出,文本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童话首先对主人公“晴儿”的喜好进行了描述,“她喜欢草莓冰激凌、洋娃娃、漂亮的花裙子”。晴儿的这些喜好均符合典型的女性特征。在之后的叙述中,母亲主要从事家务劳动,比如帮“晴儿”梳羽毛、收拾房间、做饭等,而父亲则一直在写东西。另外,母亲在遇到问题时总是着急但无计可施,而父亲总是那个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
  虽然当前社会的两性角色分工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仍有所滞后。在我国现有的童话作品中,两性角色依循传统的男女分工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女性从事的工作仍然挑战性较低,主要是处理家庭事务,而男性依然是智慧、勇敢的化身。
  个案2:《大魔法师为什么忘了密码》
  大魔法师劳拉先生是个单身男子,可是他忽然想有一个儿子。
  “带上一个宝贝儿子,一定是很美妙的事。”他想,“何况他还会‘爸爸“爸爸’地叫!”
  男主人公是一个心血来潮想有个孩子的单身汉。在笔者考察的40篇童话作品中,这是一篇少有的男主人公以父亲形象出现的作品。童话描述了一位父亲教育儿子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心路历程。作者对父亲在教养子女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重视。应该说,这篇童话作品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特征,即男性参与子女教养的时间在逐渐增长,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悄然发生转变。
  
  四、讨论
  
  从以上统计结果及个案分析的情况看,虽然已有少量童话作品开始颠覆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但是我国现有的童话作品中仍存在大量的性别刻板印象痕迹,且这种刻板印象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有学者认为童话中的形象有一定刻板化是符合幼儿道德判断及情感发展水平的,因为幼儿尚不能理解复杂的情绪,且道德判断的标准比较简单功利,所以为幼儿呈现一个是非分明的世界是符合其情感需求的。然而,是非分明的世界亦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这样才更有益于幼儿性别概念的形成,并为其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希望幼儿文学创作者在表现文学的艺术价值和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适当考虑性别社会分工的问题。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改革开放30年来,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已经和几十年前有了很大不同,这种变化应该在童话作品中有所反映,使文学形象尽量贴近时代特征。这样做不仅能保持文学作品本身的鲜活性,也能帮助幼儿了解当下社会的两性角色分工,促使幼儿从文学作品中获得与现实一致的性别角色学习榜样。
  对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来说,在指导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弱化现有童话作品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一方面,可以为幼儿选择性别刻板印象较少、性别社会分工较丰富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不强化性别刻板印象浓重的情节,或将涉及性别刻板印象的部分提出来和幼儿一起讨论,以丰富幼儿的认知。例如,教师在组织集体阅读活动时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从事的工作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