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爱平
在《全国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三个学段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就已说明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新课标不断深入的今天,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
现在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能力训练的战场,而且要成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共同成长的乐园。在学习中,小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欲望,但面临的问题难度较大时,会阻碍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封闭的个人竞争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孤立无助会造成信心的丧失,破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心理和情感的保障,使其摆脱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动态学习情境,是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彼此协作互助,共同承担并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衡量教学效果依据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本质特证是:思维思考互动,解决问题互助,知识经验互补。学习小组以互动为基础,以互助为方式,以互补为目的,在合作过程中,小组的每个成员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交流、筛选和整合能促进学生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相互交流深,操作相互合作,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该小组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一、分组的策略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和他人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便于交流,规模要求小一些,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表现时间和空间,因此小组人数一般在4~6人为宜,便于合作的深入,交流的细化。
二、独立思考的策略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同样的经验时也使没有考虑好的同学得到启发。但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是合作,而不是依赖,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能丧失“自我”,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既要有接受的聆听,又要有贡献的表达,最终形成共同的知识结晶,要让习惯于吃“大锅饭”的孩子主动积极地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思考方法的指导,鼓励后进学生大胆地参与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为合作学习提供质量的保证。
三、分工合作的策略
首先分工。例如数学活动课《影子有多长》的课中,需要有人立直竹竿,有人用尺测量,还要有人记录,这就需要先分工,后合作,也就是让组内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任务,做到各司其职,为后面的合作奠定基础。
其次是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例如上例中,分工测量,记录等任务完成后,要进一步探索影长和物高的关系,这时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直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合作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们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尽管合作过程中成员的表现不是均等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不尽相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所差异,贡献的份额有大有小,但从知识经验的个体融合为最终的知识经验集团,则为小组成员共同分享。无论是学习的效果,还是情感态度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四、主体的策略
主体是合作学习最为重要的环节,组织的成功,能更好地捉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成为集体智慧。反之,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使合作学习流于式。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能围绕学习主题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即要“靠船下篙”,切忌漫无边际,这就要求“说”的能力,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为学生提供主题发言的练习机会,其次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听”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同时,“听”也是一种能力,能听出表达的重点,才达到合作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它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相信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