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如何加强校企合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军锋

  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有一个关键点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目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现状令人忧虑。在冷静分析了当前办学的外部环境和学校发展所面对的困难,我认为:
  
  一、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的统筹协调和支持
  
  首先,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统筹协调、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政策倾斜,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创设良好的环境。
  
  其次,应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订、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教育规划纲要》在谈到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时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切入点,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利用一些地方经济转型,为校企合作寻求广阔空间。地方劳动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比如校企合作支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给予优惠;企业委托技工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校企共建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可按地税的有关规定给予营业税减免的政策优惠。相信这些政策都会促进校企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二、探索新的校企结合的模式
  
  对于职业学校,应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强化管理。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想方设法,广开门路,主动与企业接轨,为企业服务,在衔接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要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在机制改革上求突破,用校企结合的理念指导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创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机制。
  
  1. 服务企业,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或对科技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作为职业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岗位技能要求,并与学校开展合作,共同研制实训系统。使实训设备与企业现场结合紧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校的实训时就能够掌握到企业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操作与维护方法。学生毕业后不仅对企业设备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而且能够从事现场的操作,能较快地适应行业及相关工作的需要。这样能够大大缩短企业对员工的上岗培训时间。
  
  2. 围绕企业和市场需求开发和调整专业。成立由企业、行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或教学委员会,开发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就业热门专业,充实和加强骨干专业,淘汰和调整饱和专业,拓展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参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充分听取和接受专家的意见,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行业背景、学生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构建各专业培养目标,把专业办成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器。
  
  3. 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订单”培养。所谓“订单”培养就是职业学校以企业人才需求“订单”为主要依据,组织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施教学,实行“产销衔接”。这种衔接包括人才规格要求、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习实训、教学评价、毕业生录用,甚至还包括企业文化衔接等。这种培养模式在用工企业新建项目时采用得最多。
  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因此,以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亟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483.htm